往意浩无边——严流岛后的宫本武藏
凌晨两点多醒了,起来拖着王薇,要讨论佛祖还要不要继续修行的问题。
王薇坚持认为不用修行了——都到这境界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特么佛爷他老人家都已经大彻大悟了,还苦哈哈修行个什么劲儿!我却觉得悟后可能还会迷,不修行恐怕要堕落,眼看他起朱楼,或许不小心就眼看他楼塌了。
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辩论许久,分梳不下,晨鸡还未报晓,两人先已闹得鸡飞狗跳、鸡犬不宁了。最后彼此忿忿如若雠仇,互骂一句神经病,倒头各自睡去。
吉川英治著《宫本武藏》,只写到严流岛之战,写时年二十九岁的宫本武藏终于悟得剑道,幸之又幸击败一生之敌佐佐木小次郎,从此一举成名天下知,故事结束。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了疑问:然后呢?就如纠结于佛祖悟道后还要不要修行,很迫切地想了解宫本武藏这之后的人生历程。
还好有小山圣清,大概是与我怀有相同的心迹,为这位日本剑圣宫本武藏补出了他后半生的传——《严流岛后的宫本武藏》。这部书写得稍显简略,但却印证了我的观点,即得道后还是要修行下去的。杨万里诗曰:“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前路还长着呢!
这时候才发现,我之前是忽视了曾经在马哲课上学过的认识论。马克思继承黑格尔,认为绝对的真理不存在,只有相对的真理;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认识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通过双重的否定来实现新的矛盾,从而推动真理向更高层次升华。
宫本武藏对剑道的领悟也是这样的,即便在成为剑圣之后,他仍没放弃艰苦卓绝的修行,而每一次修行都以陷入新的迷惑而开始,以否定之前所悟的剑道而痛苦,以悟得更高的剑道而结束。如此念念不停留,终其一生都在这个“认识-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循环里孜孜以求。
《碧岩录》中有一则“韶国师到这里不肯住”的公案,说韶国师带众人登上天台山莲花峰顶,然后以拐杖指着脚下问众弟子:“古人到达这里,为什么不肯停下来?”弟子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韶国师于是自言自语道:“因为他们路途不得力呀!”
古人为什么到这里不肯停下来?要让孙中山先生来解答,就是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辛亥革命虽然表面成功了,可是成功后的革命犹有太多不足,即所谓“路途不得力”,所以还得接着革命下去。孙先生的革命停不下来,宫本武藏的修行亦停不下来。
后来有人发明了继续革命的理论,只是他60年代发脾气,想要跟亲密战友林彪同志一起回到山里打游击,这就不对了。革命是要前进和上升的,时过境迁,再去打游击,那是后退了。
多年前跟着刘先生学习《易经》,讲到卦序,我疑惑为什么第六十三卦为“既济”,而第六十四卦反而是“未济”——“既济”卦的六爻,阴阳刚柔各安其位,明明已圆满了,应该放在最后才对;而“未济”卦则六爻全然错乱,阴爻居阳位,阳爻居阴位,简直是天下大乱,这个却放在了最后,实在难以让人理解。先生解释说,“既济”卦的完满只是一个暂时的相对的完满,不可能停留,发展下去总是要败坏的,所以把“未济”卦放在最后,警示大家说不要停下来,居安思危,圆满的背后有着更大的危机。不肯停,也不能停。
想想这不肯停、也停不下来的人生,真是苦得没完没了,少年人不禁有些丧气。苏东坡少年与父亲和弟弟出蜀,在东来的船上写过一诗:“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真是使人豁然——且不管这路上的苦,单只这浩荡无边的往意,就足够让人神往了,且一路直行下去!
胡兰成说,人生步步落到实地上,可是回想起来步步都是错,步步都不太满意。这历史的天意是个绝对,可是人事偏偏不得力,所以要停也停不下来。“故乡飘已远”,是仁人的悲恻,“往意浩无边”,是志士的决烈。又有冰心先生的《赴敌》诗:“向前去,生生死死无凭据。”告诉人们即便是一路错下去也无妨,且只管前行。
有同学来请教卜卦方法,我把“金钱法”告诉了他。他随即便提出了异议:“为什么硬币的正面为阴,反面为阳?这规定明显不合理嘛!要我说,正面为阳反面为阴才好!”我怒他不谦虚,遂不搭理,要他回去自个儿琢磨,就像钦山文邃禅师的棒揍良禅客——“且让这痴汉疑惑三十年”。后来又遇到,那同学依然表达不服,我于是笑着解释:反者道之动,阳动阴静,反动一体,所以反面为阳,反动也是好的。愿你我都做个反动派,别停下来加入保守党。保守党,右派;右派,没前途的。
回过头去看,宫本武藏前面的每一悟都是错的,这错也是好。白岩松写书,取名为“幸福了吗?”设若武藏临终的时候我在旁边,一定会问他:圆满了吗?我想他必定会摇摇头苦笑——终究也圆满不了。但若要问他:幸福了吗?他一定会说幸福了。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少年时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对,非常有志士的气概和慷慨。后来才明白,他老人家也是很忽悠人——道是个动的东西,是要不断被否定的,今天你认为对的道,明天就可能成不对的了;倘若今天以为得道了,就安心死了,那可真是冤死!找谁说理去。人家宫本武藏虽然武艺高强,可是遇到洋枪队或者众人的埋伏,好汉不吃眼前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赶紧保命逃跑——任重而道远,死不得的呀!
庄子就晓得这层道理,见了刻板到傻的儒家,洋洋得意,随手指着远处的粪坑:道在屎溺,请君入坑,死去!
还真有掉粪坑里死掉的。《左传》里有写晋景公的死:“将食,涨,如厕,陷而卒。”——晋景公名叫姬獳。獳者,犬儒也,可见跟儒搭边的都很悲催。同志们不要做儒家。
-
失忆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4 12:10:48
-
嘉和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06 21:02:03
-
Helen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7 12:54:46
-
一文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0 18:43:22
-
Equilibrium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03 23:28:46
-
蹩脚阴阳师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31 22:34:51
-
佐佐木张猫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6 17:06:48
-
小甜枣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6 11:38:5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6 11:23:25
-
🎀Uran.X🌈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6 11: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