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
插花造型中的构图六法
基础六法,即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虚实结合、仰俯呼应、上轻下重、上散下聚。
一、高低错落:即花朵的位置要高低前后错开,切忌在同一横线或直线上。 花材设计应有立体空间构成表现,即要求在立体空间用点、线、面等造型要素进行有层次的位置排列,上下、左右、前后层次分明而又趋向统一,力求避免主要花朵在同一水平线或同一垂直线上。

二、疏密有致:每朵花、每张叶都具有观赏效果和构图效果,过密嫌繁杂,过疏显空荡。 花材在安排中应有疏有密、自然变化。“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一般在作品重心处要密,远离作品重心处要疏。作品中要留空白,有疏密对比,不要全都插满。

三、虚实结合:花为实,叶为虚,有花无叶欠陪衬,有叶无花缺实体;花苞为虚,盛花为实;藤为虚,中心花为实,正面花为实,侧背花为虚;块状花为实,细碎花为虚;面状叶为实,线状叶为虚等。

四、仰俯呼应:上下左右的花朵、枝叶要围绕中心顾盼呼应,既反映作品整体性,又保持作品均衡感。无论是单体作品还是组合作品,都应该表现出它的整体性和均衡感。花材要围绕重心顾盼呼应,神志协调,既要反映作品的整体性,又能保持作品的均衡性。花材围绕重心顾 盼呼应,神志协调,就能形成一体。花材的仰俯呼应应能把观众视线引向重心,产生稳定感。

五、上轻下重: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在上,深色在下,显得均衡自然。花材本无轻重之分,只是因质地、形态和色彩的差异造成心理上的轻重感。质地、外形相似的花材组合在一起,较易取得协调,在此基础上将不同色彩的花材配合也可以取得绚丽多彩又协调统一的效果。一般指形态小的、质地轻的、色彩淡的在上或外(距重心较远),反之要插在重心附近,使作品保持均衡、稳定,显得自然而有生命力。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花在上,深色花在下,以保持作品的重心平稳。如盛花在上,下面可插成丛花苞;深花在上,下面可插成丛浅花,以达到作品重心平衡。

六、上散下聚:指花材各部分的安插基部要像树干一样聚集,拧成一股劲,似为同根生,上部如树枝分散、发挥个性、适当散开、婀娜多姿,使作品既有多变丰实的个性又要有同一性。古语“插花起把要紧”是指花材的基部聚拢在一起,上部自然分散,犹如丛生灌木,自然有序。

除了掌握六法外,还要注意插花艺术的配置原则: 韵律变化原则 就是利用不同花卉种类、色彩、花型、花朵大小、高低、开放程度的差异,以及枝曲横斜的变化来增加 作品画面的韵律,同时要使这些变化符合客观规律和艺术构图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均衡配置原则主要处理好轻与重的关系。 注意调和原则不仅要求插花材料的大小、形态相协调,还要注意插花颜色与容器及环境用具的颜色相调和,与周围气氛相协调。 具体创作需注意: (1)画面的韵律变化要自然,并与周围环境在色彩气氛的吻合。 (2)有主有从,既稳定而又要保持动态平衡。 (3)对比与统一,花枝色彩的浓淡,数量的多寡,质地的厚薄,花朵的大小等,都应统筹安排。
择器
插花第一步是要选择适当的花器。广义上,只要是容器都可以用来插花,茶具也往往能作为称心如意的插花器具,如茶叶罐、破了边的茶杯、公道杯等等。


竹制、木、草编、藤编采用自然的植物材质,本身便显拙朴,比较适宜自然情趣的造型。


选材
插花并非只能选用花,其实植物的枝、叶、花、果、茎、根均可选用,除了新鲜的红花、绿叶、青苔,还有枯枝、干果(如松果、枯莲蓬、菩提子等)也非常适合与茶席搭配。

造型篇
茶席中的插花与一般的花艺不同,讲究的是素、雅、简和与茶席的和谐。作品强调其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的结合,讲究虚实相宜、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左右呼应、上轻下重、上散下聚等审美原则。

茶席插花造型多由两主枝构成,以示室中清寂,根据其主枝形态,可有以下几种传统造型:

直立式:插花的主枝基本呈直立状,其它插入的花卉也呈自然向上的势头。第二枝与第一枝有一定的倾斜度,枝头有分叉和弯曲度。

倾斜式:指以第一主枝倾斜于花器一侧为标志的插花,表现植物受风雨吹打、压弯的技条重新向上生长的自然状态。


下垂式:又称悬崖式,第一主枝在花器上悬挂而下为造型特征的插花。形如高山流水和悬崖上的古藤悬挂。一般使用一定高位的花器。


平卧式:是指全部的花材在一个平面上的插花样式。花没有高低层次的变化,只有左右向的长短伸缩,有长短、远近的差别。

搭配篇
茶席花艺的作品往往以韵取胜。看一件意境深邃的插花作品就如同品一壶层次丰富的生普,香气与回甘往复交替,令人回味无穷。通过不同花材、花器和花型的组合,可以实现插花的造韵功能。




回归自然,顺应本性,放空身心,置一张茶席,摆上一件茶席插花佳作,家人对坐品茗,岁月静好。
东方式插花十三要诀
(1)花枝和花器比例尺寸要适当
①测出花器的尺度:花器的尺度=高度十直径。
②确定第一主枝的高度:标准的尺度,是花器尺度的l.5倍;如果环境的需要,扩大插花构图,可高达花器尺寸的2倍;若环境较小只供个人欣赏,将尺寸减至1倍,也无不可。
③确定第二、三主枝的高度:第二主枝的高度应该是第一主枝长度的3/4;第三主枝的高度应是第二主枝的3/4。
围绕这三支主枝所补充的花枝称为“从枝”,顾名思义是陪衬,在作品中,从枝是用来充实整个构图的,所以从枝的数量是不限定的,要视作品需要,自由增减。但有一个原则,每一支从枝的高度都不能超越各自从属的主枝。一个插花作品的成败,固然要对三个主枝下大功夫处理得当,往往还要取决于对从枝的处理,主枝好比是“骨架”而从枝则好比“血和肉”。主枝的长度是有限定的,从枝则只能按各人审美观及自身艺术修养去体会去安排,往往从枝的处理比主枝化时间多难处理。这足以说明,从枝在插花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2)大花应该配小花
如主花为玫瑰,宾花应配剑兰;主花为大理花,宾花应配非洲菊;主花为百合花,宾花应配玉簪花。绝不能用种类不同的而形态相似的花相配,否则就宾主不分了。

(3)深色应该配浅色
如果主花的颜色是深红色的,即宾花应该配淡红色的,要是取一样的深红色,或宾花比主花色更深,那很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
(4)配叶只能用一种
假如主花有叶,宾花也有叶,两者之中只能选用一种,牺牲另一种;或两种皆不用,另配山草。要是两叶同用,或是用几种山草,就会显得太紊乱了。
(5)花叶宜斜不宜直
无论插的是盆,还是瓶,花与叶的姿态,总宜带斜,而不能直立。至于斜度怎样才算理想,则要看具体花器大小、形式而定。
(6)章法宜疏不宜密
插花,多少都该带点画意,章法决不可太密。密则有窒息不通风的感觉,教人看了不舒服;疏则花叶容易表现美态。
(7)花叶不可一般高
剪枝之前,先要有一个腹稿,然后才可以下剪。主花应该略高,宾花稍低;配的叶子,一定不可与花一样高度。假使花器是圆盘或圆瓶,叶子该分散低垂在花器周。
(8)花器与花不同色
花的颜色,绝对不可以与花盆、花瓶的颜色相同;比如花是大红、大紫的,或是大黄、深黄的,花器就应该是全白或是浅蓝色的。这样深淡相映,才能衬托出花的鲜艳。如果花与花器同是深色,观感上就大打折扣了。

(9)花性必须认清楚
选择花材时,对主花与宾花的耐久性,应该有认识。较可取的是主花与宾花两者耐久性相同;否则,尽管主花依然神采焕发,宾花却已萎谢,或者宾花新鲜依然,主花却是凋落,都是使人扫兴的。
(10)放置地方须得体
花器的高矮,也决定了插花整体的格局。因此插花完成之后,放的位置须看花器高矮而定。比如,矮的圆的,宜放餐桌或酒橱上;高的方的,宜放在窗前,或书桌上,安放不妥,观赏也会减少兴趣的。
(11)花枝主次应分明
在剪花时,要选一枝最好看的作为主枝,其余的作副枝和陪衬枝,以补充主枝的不足,使其更见充实,整个构图取得平衡效果。

(12)花朵分配要均匀
无论主花或宾花应考虑互相呼应,花朵分布匀称。主枝、副枝和陪衬枝的搭配要适当,并构成一个整体。
(13)水质宜常保清洁
不论是瓶、是盆,养花的水必须经常保持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