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秘方可信吗?
一、中医秘方可信吗?
所谓秘方,很多人认为就是一个处方,用于治疗某种疾病的某一个方子有很好的疗效,尔后秘不示人,这就是秘方。为什么会有这些秘方的出现,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古人或者现代部分医生,有门派之别,学术之争,所以自己总结的经验不传于外人,这就是秘方诞生的根源。
因为神秘,所以也是今天我们众多中医学子冥冥中苦苦追寻,并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但是任何一个方剂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有人用桑菊饮治疗了很多例咳嗽,就认为凡是咳嗽这个病都可以用此方治疗,这样能行吗?肯定是不行的,分症论治才是关键。
对于一个疾病,多一个处方,肯定有好处,至少多一个临床思维,多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武器,很多人都说中医是经验医学,中医有经验的部分,但不能将中医视为经验医学,唯经验论者,是对中医的误读和打压。在中医里,重视人与环境的平衡统一,以及病人自身的个体特点。所以强调因人而异、因地而宜。在中医的学术体系里,“经验”的作用很轻,更多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辨证,是推理演绎。
用西医的视角很难理解中医,这是缘于中西医治疗思路的差异。西医治的是病,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病毒;中医治的是人,用药的偏性来纠正人的偏性,从而调节人体平衡。有人用“矛”和“盾”来比喻中医和西医治疗理念不同。西医治疗重外力,相当于让进攻的“矛”变利;而中医治疗重内力,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让防御的“盾”变坚实。西医治疗运用“战争”模式,中医治疗采用“和平”模式,从而带来临床效果的差异。
二、中医疗效谁说了算?
当然是患者说了算,这是中医药赖以生存的前提。中医疗效评价要用自己的“脚”去“试鞋”,避免“郑人买履”的误区。中医不能包治百病。对于中医药来讲,有疗效就是硬道理。中医延续几千年靠的就是疗效。
如今很多人一咳嗽就到药店买止咳药,其实咳嗽背后的原因很多,如果没搞清楚原因就止咳,暂时可能有效果,但病根还是没有消除。中医形象地比喻说:“就像强盗闯进了家门,本来应该打出去,但我们反而把它留下来,只会造成病情的反复。”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止咳药都不是针对咳嗽病因进行治疗,而只具有止咳作用,虽说能够在短时间内止住咳嗽,但是并没有真正治愈咳嗽。“事实上,人体之所以要咳嗽,其实就是要把痰液等‘秽物’排出来,而止咳药把咳止住了,反而会使痰液积聚,为病原体和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温床,从而造成痰液在肺部大量堆积,堵塞肺部气管,加重感染,甚至直接引发肺炎。”
目前止咳药除了成人的,还有儿童型的。而治疗儿童咳嗽的大部分药物,都是由成人药物配方通过减小剂量直接发展而来。这些药物,一般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肝肾毒性,甚至有一定的致瘾成分。如果用于成人,由于成人各组织器官发育完善,有很强的防御能力,所以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但儿童尚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服用这些止咳药物,会对肝肾等组织器官造成伤害,为健康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