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降级:不说开始 不确认身份 不进入生活
根据数据调查。
有三分之一青年的恋爱状态为:不说开始、不确认身份,不进入生活。
有人说,感情最怕的就是拖着,可对“恋爱降级”的人来说,感情最不怕的就是拖着,因为双方都看明白了爱情这件事,所以慢慢也就看淡了,看开了。
他们再不会因为对方没有秒回自己而失眠,也不会因为对方和异性交往甚密而吃醋,更不会因为对方没有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嘘寒问暖而抓狂,他们可以平淡的接受一切,即使上一秒暴跳如雷,下一秒也可以被哄好。
有人说,“恋爱降级”的三大表现是,随时分手、不用置顶、没有昵称。
或许是看过了太多分分合合,所以曾在爱里脱层皮的人才会变得佛系和淡泊。因为我们明白,爱情这东西是死不了人的。
这被称为“恋爱降级”。

对于“恋爱降级”的具体表现为?
表白降级。
Lily跟准男朋友“在一起”大概半年。周末会腻在一起,出新电影第一时间约对方,她大姨妈他都知道是什么时候。所以除了不会确定恋爱关系,他们跟情侣也没什么区别。
上周末,他跟朋友出去喝酒。喝多了在微信上问Lily,“你想找什么样的男朋友啊?”Lily当然知道是暗示,犹豫了三分钟我只回了“???”。后来他没下文了,Lily也不会追着问。他们还是原来的相处模式。
Lily说一开始,大家就没敢把对方往人生规划里放,也做好了说淡就淡的准备。说真的,不是渣,是大家看淡了。

吵架降级。
小事上有分歧了,正常的处理逻辑就是佛系三连“好的,都行,看你”,一切peace。
真到吵架那一步,也不着急哄。最后大家都没有说话,然后安静的吃了外卖,到了第二天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可能真的是恋爱态度变了,这点事,谁也不想太认真。

约会降级。
小C和男朋友在一起三个月,最常见的约会方式是他来小C家点外卖。如果没什么目标又想出去约会,就大众点评看看。找个离彼此都近的地方,吃饭、看电影、喝咖啡、回家,一条龙服务。
想想高中早恋时候,还因为约会,专门去做新美甲,会为了他生日礼物费尽心思。现在却不会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了。
可能是因为不知道两个人可以走多远。所以不敢把生活重心放在对方身上,也不太想有什么互相亏欠。

聊天降级。
susu和男朋友都没有给彼此备注昵称,微信置顶也都是“xx工作群”。在一起半年,按日期查找聊天内容就是这样:

他们是,你发消息我回,你不发我也不作。
前两天考试,学习压力大,susu在微信上抱怨了两句,没等到他回复。本来还想追着问:在干嘛?怎么不见了?但,也不知道是求生欲还是自尊心,最后还是把对话框里“在干嘛”给删干净了。下午看到他回:“宝宝,怎么了?”,susu的难过劲儿已经过去了。
现在的“降级情侣”聊天真的是,不哭,不闹,各自安好。

社交圈降级。
M和男朋友是异地恋,从一开始就不是黏在一起的类型。他们朋友圈极少互赞,微博基本上没有互相@。唯一的痕迹是彼此转发一条微博——“九月转发这条锦鲤,想要的都会来。”
至于主动秀恩爱就更难了。今年M生日,M男朋友带M去抓娃娃,100块钱抓了8个,开心到M破例在朋友圈发了娃娃的照片,还配着文字“生日有你在我身边,可真幸福啊。”
但过了一小时,M还没看见男朋友点赞评论,M就默默删了。M说:“肯定会不开心啊,热脸贴了冷屁股。不过想到每条点赞,时时@,这样把所有注意力都扑在一个人身上,想起来就挺吓人的,所以我就释然了。”
所以很多人都不想变成这样,就开始社交圈降级。

可就在90后囔囔着“恋爱降级”的时候,00后已经开始旁若无人的高调秀恩爱了。
18岁的胡先煦主动在微博承认自己谈恋爱了,而且还甜腻的艾特女友。


18岁的年纪,谈起恋爱来真的毫无顾忌。他们才不会权衡利弊,也不会和现实周旋,喜欢就大声表白,爱了就是爱了。
羡慕他的勇敢,佩服他的张扬,也想成为像他那样对爱依然抱有期待的人。

讲真的,每一份爱情都不能一蹴而就,如果你抱着试探和玩一玩的态度,那你最后也一定会被爱情辜负。
想要被爱情眷顾,就要认真和负责。
想要被幸福宠幸,就要坚定和勇敢。
虽然现在的喜欢会夹杂很多东西,很难再热血沸腾,但我仍然希望你们能不顾一切的去爱,别做那个“恋爱降级”的人。
毕竟,爱情这东西,一旦动脑子,就很难动心了。
你来人间一趟,应该看看太阳,和你心爱的人,一起走在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