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one stop closer--linkin park开始写的
知道该自己点什么了,也知道都想些什么,但却不知道该怎么为他们排序(我也很想他--孙燕姿),看来还真是不行了,如果不意识流,那就不会写任何东西了。
慢慢地想,慢慢地写吧。
手机停了,校内注销了,感觉还真的好,好很多。烦心事一下就没了。于是,也知道了自己的心情究竟是被什么影响着。没办法啊~ 就是有人强势,而我又过分地随和,再加上南北文化的差异(原点--蔡健雅),有些事儿说不清道不明的。
我觉得这个大三,过得还不错,尤其是下学期。课少,却有很重的任务,终于可以专注于一件事上了,这真是久违的感觉。可以说,从大三下开始,摆脱suck!!(目眩神晕--范晓萱)
可能因为已经意识到生活在华园的日子不多了,所以格外珍惜,珍惜每个角落,每种资源。也因为终于醒悟该抓住阅读这种本来就不多的好习惯了,现在开始跑图书馆,直接去六楼,借书,看书。幸好自己还记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真是好东西,比人美多了。 不过仔细想想,刺激到这根上进神经的好像是毛毛同学,看她看着课外书的样子感觉真好。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自己臆想得太多了,她一心地准备考研,从这点我就羡慕她。我们都是忙碌急迫的,但一旦下了决心不再浪费一点时间的时候就发现原来一天的时间可以变得这么长,看专业看累了就可以寻找一下自己曾经拥有或是渴望拥有的精神,还可以爬爬山,打打球,原来人也可以这样充实地活着!我之前过得都是些什么日子?
写到这,又有了些烦躁,原因说出来可笑,因为舍友出去了却没带钥匙,一会她回来我要给她看门。她就是带了钥匙也懒得拿,也要敲门让我来开。我说以后你自己开,她还说我懒。TMD我凭什么老给你开门,又不是没带钥匙。从小的习惯就是拿了钥匙自己开门的。看看,这就是一个说不通的点,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她做这种沟通,因为能想象到一旦说出来,她就会说那几句经典“诶你怎么这样子啊”“诶你有必要这样吗”,然后她会不高兴臭着张脸,然后就会很尴尬。我是怕她还是怕什么?理所当然姐~~ 我觉得现在就毕业,咱俩的关系还有得救。
好,回归心情! 毛毛同学是益友吧,哈哈,她还不知道我把她归类到为数不多的益友中,并且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其实,我们俩有时候还挺像的,内心身处真的很可人疼。加油梦想姐姐~~
最近很复范晓萱的古(咦~~歌声停了),范晓萱,外加一首陈绮贞的《鱼》,然我和格外畅快。范晓萱就不说什么了,关键是那首《鱼》,听着她我仿佛感受到了我要的那种生活,特别悠然、自由、痛快。 但是我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懂音乐的人肯定不会苟同我吧,先不管这些呢,因为,我真的听到了。关于这首《鱼》,我早就想说了,只是一直都怠慢着,现在的感觉已经不如之前那样强烈了,(you don`t trust me at all--范晓萱)但大概的我还知道,就是忽然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停机的灵感可能就有一些来源于她吧。
再说一下《you don`t trust me at all》吧,昨天?前天?发生一件事,我想跟他说,你丫还真猜对了,这还就是一双关语,so what?你不觉得我说得很对吗?试问:如果一个人觉得他在另一个人看来是一无是处的,那他会如何对待那个人?
想起来了,前不久的一段时间,现在也有点吧。很像移民,目标明确,就是美国。不知道为什么会是那儿,一个谈不上喜欢的国家,可能就像现在好多外地人也不喜欢北京却还是一个劲地挤进来一样吧。不过这里所说的美国,不过是一个概念,西方国家哪都成! 想移民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最近受了甚多外在刺激,又觉得中国是最不适合生活的国家排名的名列前茅的好国家,尤其是不适合我,我这类的人。于是,想啊,特别的想。 现在理智了,不想了,因为觉得就算要被这个社会逼死也要死在家人朋友身边,我爱我的祖国,我爱北京,我爱朝阳。况且,我还有梦想呢,是出国出京都无法实现的,如果不是走头无路,我才不移民,赏他们丫那脸呢~~
要踏实下来!!朱红你就差踏实下来,摆脱浮躁,然后英语再说好点就可以当个老外了。自豪吗?恩,自豪,要向老外看齐,谁然人家各个质检标准都高呢。
最近在看《望月》,之前一本看的是《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前是《血玲珑》...........看出什么了?对了,这明摆着是在恶补。不过恶补就恶补呗~ 也不能瞎看啊,后两本真是不敢恭维!最近看到一句话,挺好的,朱ZZ你要时刻谨记:要记得,并不是每一本书都无可取代,并不是每一次工作约会都是应尽的义务——在这样一个“过剩”的世界,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挑选,找回注意力,关注那些我们最为需要的。
像记住公式一样记住吧!
慢慢地想,慢慢地写吧。
手机停了,校内注销了,感觉还真的好,好很多。烦心事一下就没了。于是,也知道了自己的心情究竟是被什么影响着。没办法啊~ 就是有人强势,而我又过分地随和,再加上南北文化的差异(原点--蔡健雅),有些事儿说不清道不明的。
我觉得这个大三,过得还不错,尤其是下学期。课少,却有很重的任务,终于可以专注于一件事上了,这真是久违的感觉。可以说,从大三下开始,摆脱suck!!(目眩神晕--范晓萱)
可能因为已经意识到生活在华园的日子不多了,所以格外珍惜,珍惜每个角落,每种资源。也因为终于醒悟该抓住阅读这种本来就不多的好习惯了,现在开始跑图书馆,直接去六楼,借书,看书。幸好自己还记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真是好东西,比人美多了。 不过仔细想想,刺激到这根上进神经的好像是毛毛同学,看她看着课外书的样子感觉真好。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自己臆想得太多了,她一心地准备考研,从这点我就羡慕她。我们都是忙碌急迫的,但一旦下了决心不再浪费一点时间的时候就发现原来一天的时间可以变得这么长,看专业看累了就可以寻找一下自己曾经拥有或是渴望拥有的精神,还可以爬爬山,打打球,原来人也可以这样充实地活着!我之前过得都是些什么日子?
写到这,又有了些烦躁,原因说出来可笑,因为舍友出去了却没带钥匙,一会她回来我要给她看门。她就是带了钥匙也懒得拿,也要敲门让我来开。我说以后你自己开,她还说我懒。TMD我凭什么老给你开门,又不是没带钥匙。从小的习惯就是拿了钥匙自己开门的。看看,这就是一个说不通的点,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她做这种沟通,因为能想象到一旦说出来,她就会说那几句经典“诶你怎么这样子啊”“诶你有必要这样吗”,然后她会不高兴臭着张脸,然后就会很尴尬。我是怕她还是怕什么?理所当然姐~~ 我觉得现在就毕业,咱俩的关系还有得救。
好,回归心情! 毛毛同学是益友吧,哈哈,她还不知道我把她归类到为数不多的益友中,并且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其实,我们俩有时候还挺像的,内心身处真的很可人疼。加油梦想姐姐~~
最近很复范晓萱的古(咦~~歌声停了),范晓萱,外加一首陈绮贞的《鱼》,然我和格外畅快。范晓萱就不说什么了,关键是那首《鱼》,听着她我仿佛感受到了我要的那种生活,特别悠然、自由、痛快。 但是我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懂音乐的人肯定不会苟同我吧,先不管这些呢,因为,我真的听到了。关于这首《鱼》,我早就想说了,只是一直都怠慢着,现在的感觉已经不如之前那样强烈了,(you don`t trust me at all--范晓萱)但大概的我还知道,就是忽然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停机的灵感可能就有一些来源于她吧。
再说一下《you don`t trust me at all》吧,昨天?前天?发生一件事,我想跟他说,你丫还真猜对了,这还就是一双关语,so what?你不觉得我说得很对吗?试问:如果一个人觉得他在另一个人看来是一无是处的,那他会如何对待那个人?
想起来了,前不久的一段时间,现在也有点吧。很像移民,目标明确,就是美国。不知道为什么会是那儿,一个谈不上喜欢的国家,可能就像现在好多外地人也不喜欢北京却还是一个劲地挤进来一样吧。不过这里所说的美国,不过是一个概念,西方国家哪都成! 想移民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最近受了甚多外在刺激,又觉得中国是最不适合生活的国家排名的名列前茅的好国家,尤其是不适合我,我这类的人。于是,想啊,特别的想。 现在理智了,不想了,因为觉得就算要被这个社会逼死也要死在家人朋友身边,我爱我的祖国,我爱北京,我爱朝阳。况且,我还有梦想呢,是出国出京都无法实现的,如果不是走头无路,我才不移民,赏他们丫那脸呢~~
要踏实下来!!朱红你就差踏实下来,摆脱浮躁,然后英语再说好点就可以当个老外了。自豪吗?恩,自豪,要向老外看齐,谁然人家各个质检标准都高呢。
最近在看《望月》,之前一本看的是《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前是《血玲珑》...........看出什么了?对了,这明摆着是在恶补。不过恶补就恶补呗~ 也不能瞎看啊,后两本真是不敢恭维!最近看到一句话,挺好的,朱ZZ你要时刻谨记:要记得,并不是每一本书都无可取代,并不是每一次工作约会都是应尽的义务——在这样一个“过剩”的世界,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挑选,找回注意力,关注那些我们最为需要的。
像记住公式一样记住吧!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