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2018-10-21 讲座整理-日场
日场
每个演讲者40分钟分享自己专业里面精彩的东西,用40分钟给大众做一下科普,属于知识快餐,所以听起来没有压力。
1、AI养猪
整体概括下来是:用两年时间设计一款智能可穿戴的耳温仪器,根据猪的体温变化提前干预疾病。
养猪场加上摄像头之后就有自己的管理仪表盘了。

收获:分享者是新加坡大学的地球物理专业,研究天气变化,顺便出了几本python的编程书。
对于更优秀的人,编程/英语这些技能只是获取知识更好的工具;
另外《人类简史》的噩梦越来越实现了,母猪们趴在不能转身的小格子间里,前面是自动投喂,身地下是可渗漏清洁地板。越先进的猪场,猪越是商品属性,已经不需要情感了。
2、如何优秀的问问题
真的是一课干活满满的分享,把社会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中一部分提炼出来分享给观众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中的发现问题,有回放的视频我会和李政达再听一遍
好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能正确的发现问题,和问问题已经是解决问题的50%”
好的问题:“问什么 坐在车里 远方的树动的慢,近处的树动的快”
说它是一个好问题,有现象,并且有现象的对比。
大致的回答:“视觉的夹角不同,受速度的影响就不同”

分别说明
当X是A种情况的原因,Y是A/B两种情况的原因,Z是A/B/C三种情况,那答案Z的准确率可能最高。
举例 土改的定义:A革命根据地 C广州的情况 D苏杭的小土地出租者情况。
如果你的问题包含这么多情况,那它的准确率可能更高,就可以找到土改的定义。

心得:现场的气质更好,大叔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好想当知识分子呀
又举例了一些坏问题
1、不能用因果回答
2、孩子般的问题:“为什么我腿疼?”“为什么扶贫政策不生效”大叔分析完发现自己生活在儿童问题横行的网络中
3、不存在因果的问题


3、小规模的荡气回肠
表现和要表现的东西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鸿沟是各种艺术的乐趣。
想起一句话,语言永远无法100%还原思想
是个温暖有趣的演讲,看看截图里面的文字即可



4、中古时期的地图研究
古代的地图是一个故事集,里面有希望和幻想所以很浪漫
还有英语也分古代英语,和古代方言英语,莎士比亚是古代伦敦英语



资料: OT地图,是一种欧洲中世纪世界地图。所有陆地分为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当中分隔三者的河流或海洋呈拉丁字母T状,而所有陆地则被一O形大海所包围。东方朝上、西方朝下、北方朝左、南方朝右

4、肠道中的大树
按照细胞数和体内细菌数的对比,人只有1/10的自己细胞。所以体内菌群如果益生菌的数量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

提高益生菌的方法,补充膳食纤维


5、用法律的手法保护环境
成功案例,为了保护绿孔雀而禁止的水电站项目开发

绿孔雀是中国最古老的孔雀,好多古画上的是绿孔雀,与现在满大街的蓝孔雀的差别。头羽是一簇而不是伞状,脖子上的是鳞片状的羽毛,有金边所以也是孔雀东南飞里面的金孔雀。
现在地球上10万只蓝孔雀,只有500只绿孔雀



在水电站要淹没的地方,存在着大批的野生绿孔雀
当时突然看到成群的绿孔雀,我在下面哭的稀里哗啦的,现在也没有描述出是什么样的情绪

好多事情能勇敢的做下去,真的是因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