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是这样的三毛
这个女子,用她的文字写出了一代人的青春、爱情与渴望。如今她随风飞扬,我们在这个她熟悉的地方,等待她……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三毛
10月21日, “重识故乡”三毛亲友归渝分享会在渝中区西西弗书店举行,三毛的姐弟陈田心、陈杰等亲友为重庆市民分享了三毛与重庆的那些过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邻家女孩的三毛。

因为不能忘怀……
1943年3月26日,三毛出生在山城重庆黄桷垭。在这里,三毛度过了六年别样的童年时光,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来自骨血的深情。


在70多年后的今天,三毛的大姐陈田心再次踏上这片故土,找到当年故居,看到故居旁边那棵很大的黄葛树,她似乎变回了少女,在黄葛树下走了又走、看了又看。几十年过去,黄葛树显得更加枝繁叶茂,而昔日的少女如今已是年近八旬的老太。
时间真是一个有趣的家伙,不知不觉中,拿走你的全部,除了在你脸颊划过的一道道印痕。陈田心和三毛对重庆都有一种亲密感,这种感觉好像第二故乡,是别的省份所没有的感觉。
别样的童年生活:姐姐眼中的三毛

那是抗战期间的山城重庆,每当防空警报在城市上空拉响,陈母就会塞给陈田心一个大白馒头,然后抱起三毛就往防空洞里冲,陈田心开玩笑称,这让自己有些“吃醋”,“妈妈从来不抱我。”玩笑归玩笑,陈田心讲起这些时,语气中还是对于小妹三毛的怜惜。
战争期间物资比较匮乏,妈妈经常用一块奶糕、一碗藕粉,这就算是给还在襁褓之中的三毛一顿饭,所以她长大后身体也不太好。
关于防空洞的记忆,陈田心还有一件事记忆深刻。小妹三毛从小就有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在陈田心的记忆中,那会儿的重庆黄桷垭是会下大雪的。
有一次,三毛很开心地捧着地上的积雪对陈田心说:“姐姐,我们把雪装在罐子里、藏在防空洞,等到夏天我们就有冰可以吃了!”姐妹俩就真的将存有雪的罐子藏了起来,期待它可以为来年炎热的夏天带来凉爽。
夏天来临,三毛还记得冬天和姐姐的小秘密,她俩就去防空洞取出罐子——“我为什么会对这件事情记忆这么深刻?因为我们很好奇‘怎么都变成水啦’?那种失望的感觉,现在想起来是又好笑又可爱。”
普通的小姐姐:弟弟眼中的三毛

三毛67岁的小弟陈杰,现场看到小姐姐(陈杰对三毛的称呼),自1991年离开已经27年,但她的书迷依然这么多,并且很多都是年轻的面孔,陈杰很感动。工作人员几次向他递来的纸巾,才能控制住情绪。 文艺、浪漫、自由、不羁,三毛这个名字,仿佛就带着这些魔力,激励着一拨又一拨的青年人,通过文字,也通过她短暂但精彩的人生履历。但这些外在“标签化”的东西,在至亲之人的眼里,从来都是莫须有的。他们的小妹、小姐姐,是陈懋平,是鲜活的家人。“三毛对于我们,就是普通的兄弟姐妹,我们都从来没有把他当成名人。她的生活,对于我们而言,不过是最平凡、普通但又生动的生活。”
活出自己的样子:肖全眼中的三毛

1990年9月,三毛在成都逗留了几天,当时31岁的肖全用了3天时间集中拍摄这位他仰慕已久的女子。
“三毛住在锦江宾馆673房,当门拉开我见到她的一刹那,她的经历、苦难、良心全写在她的身上,迅速被我读到。”肖全说,在拍摄期间,三毛在成都小巷喝茶、坐三轮车、和孩子玩游戏,展露出率真的性格。
在肖全讲了一个三毛小时候的事情,就是在台湾的院子里,小时候的三毛因为好奇,探头到一口水井里,结果一不小心头朝下掉进了水井里,把院子里的大人吓坏了,结果把三毛捞起来发现她一点事没有。肖全认为这是他第一次面临生死,但是那时候的三毛就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要活下去。
同样的选择在27年前那个冬天,三毛选择离开,肖全认为这是三毛自己的选择。三毛的父母也没有责怪她,大家都理解她,这是她想要的人生。她的父亲对于女儿的死的看法:"我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心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她甚至给大姐说过,我的一世,比你十世活得都多。
这个女子,用她的文字写出了一代人的青春、爱情与渴望。如今她随风飞扬,我们在这个她熟悉的地方,等待她……

- END -

(ID:for-trueman)
不要鸡汤,来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