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查看话题 >鲨鱼血腥的印象从此需要改观

13年前,有部叫《海底总动员》的电影在美国上映,该片一经上映就刷新了美国历史上动画电影的开画票房纪录,连DVD等光碟首发当天的销量达到800万张,跃居历史最高,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而对于出品方皮克斯工作室来说,《海底总动员》更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不仅为皮克斯赢得第一座奥斯卡动画长片奖的小金人(荣获2004年最佳动画电影奖),更让皮克斯工作室一跃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动画佳作制造者。
从鱼类的视角,让我们重新看待人类以及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可谓别具匠心。而通过这部动画电影,我们不仅认识到了许多海洋动物,还领略到了海洋的宽广与奇幻。

我想, 我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爱上海洋的吧。 纵观整部影片,不管是为爱勇敢的小丑鱼父子,还是热心健忘的蓝唐王鱼多莉,还是牙医诊所里那条友善又有性格的刀疤鱼吉尔,《海底总动员》里的每一个角色都给开水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让开水君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那三条有点不大正常的鲨鱼了。

尤其是队长布鲁斯(据说,这个布鲁斯是以电影《大白鲨》里那只鲨鱼模型的昵称Bruce命名的,而那只鲨鱼模型Bruce的名字则是导演斯皮尔伯格以他的律师Bruce M. Ramer命名的),明明长着大白鲨的身体,却有一颗做海牛的心,不仅坚持要做一个素食主义者(口号:鱼类是朋友,不是食物),还强行规定自己是个人道主义者,要对海洋里的其他动物友善。
明明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肉食动物,却要企图违反自然法则,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的反差萌,让布鲁斯这个本来不讨喜的角色在观众堆里愣是圈粉无数,开水君就是其中之一。

而布鲁斯强行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的结果,就是在闻到血的时候性情大变,并差点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伤害自己的“朋友”。可见作为食肉动物,鲨鱼是改不了吃素的。
然而,事实却相反。☟

科学家最近是真的发现了一种不仅吃肉,还吃草的鲨鱼种类——窄头双髻鲨。

窄头双髻鲨,Sphyrna tiburo(Linnaeus,1758),双髻鲨科双髻鲨属的一种小型鲨鱼。 全长1.1米,鼻孔距眼比距吻端中间近,吻端中间圆凸。头侧突出短圆,前缘圆形。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西大西洋以及墨西哥湾的浅海水域。冬季会向南方迁移或进入近岸较深的水域。窄头双髻鲨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通常结成5~10只的群体,有时也会结成成百上千只的大群。但其习性却鲜为人知。主要的捕食对象是螃蟹、虾、贝类以及小鱼。 这可是世界上第一种获得确认的杂食性鲨鱼。 那么科学家是怎么发现确认窄头双髻鲨是吃草的呢? 据说,有一群闲的发慌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和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研究人员,因为太闲,于是脑洞大开,决定采用以人工干预的方式喂养5条窄头双髻鲨。这就算了,最丧心病狂的是,他们想竟然用添加了90%的含有碳同位素C13的海草+10%的鱿鱼做成的饲料,连续糊弄喂了窄头双髻鲨3周。 本以为会暴瘦的鲨鱼,却在试验结束之后被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参加实验的窄头双髻鲨都胖了!

于是科学家都炸了! 开始对窄头双髻鲨做起了全(疯)面(狂)的研究,最终在窄头双髻鲨的血液和肝脏组织中发现了大量的碳同位素标记。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海草在窄头双髻鲨的体内被充分消化吸收,而不是像废物一样被直接排出体外。研究人员发现,其实,窄头双髻鲨的牙齿其实并不适合咀嚼海草,但它们胃里有一种强酸可助于削弱植物细胞。与此同时,在它们的肠道内还发现了可以专门消化植物的酶,在强酸和酶的双重作用下,能够有效分解植物纤维素。
这也是首次在鲨鱼肠道内发现专门消化植物的酶。要知道,纯粹的食肉动物里通常是没有消化植物的身体机制的。
在研究人员给出的报告中显示,在窄头双髻鲨食用的全部海草中,至少有一半会被肠道完全消化吸收。这样的消化效率,跟深海里的另一种动物——海龟,竟不相上下。
想不到吧?食肉界的扛把子鲨鱼摇竟然有一天会在食物上跟杂食界的一哥海龟划上了等号。
海之大,无奇不有。正如儒勒·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所说,海是包罗万象的。这次科学家的无心之举发现了鲨鱼界的“素食主义者”,拓宽了鲨鱼们的食谱。而随着研究人员的继续寻找,海洋里还会有什么样的鲨鱼食谱存在呢,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吧。
- End-
对潜水感兴趣的少年&中老年,欢迎关注

© 本文版权归 iopenwat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