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中国文化不仅是世界文化里最长寿的,而且还是唯一长寿的!
中国文化不仅是世界文化里最长寿的,而且是唯一长寿。中国文化人应该自己来讲述中国文化。但是遗憾的是,我们中国文化人过去讲述的时候,也有人在世界上讲过,虽然也花了很多力气,但是永远在讲那些大概念。
亲自讲述中国文化
我们要寻找的答案,一定是具有唯一性的、具有时效性的、具有延续性的、具有渗透性的,而且具有难于更改性的。
举个例子,近年来好多地区写了自己的文化史,邀请我写序言,这样的邀请我大概有六七个,一方面非常感谢他们信任我,但是一看内容非常好笑。
他们一开始总有个概括,诸如他们省的文化是什么特征,这个特征照理周围地方应该是没有的,他们特有的。但他们概括的特性,绝大多数都是一样的,一般就是说我们这儿的文化特征是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团结拼搏、拥军爱民……其实哪一个地方的周围省市不是如此呢?
然后讲到我们的文化品格的时候,好多省或者好多地区都讲,我们是既豪迈又温和,既朴实又深思,既忠孝又仁义。作为一个比较宏观的文化人就想,如果中国有哪一个省说我们不是这样的,那么你们这个概括就对了,但是问题是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国际上讲述中国文化的时候,也要避免这些东西。我们要讲我们特有的东西。
长寿的八个原因
我们能够长寿,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优势,这个文化优势按照我的定义,其实就是人格优势,就是我们集体人格的优势。所以,我们懂得这些中华文化的长寿的原因,其实也就知道我们祖先给我们在内心种下的那些人格优势。
中国文化为什么能够变成唯一的长寿者。有八个原因:
第一,地大人多;第二,从不远征;第三,追求统一;第四,严于秩序;第五,简化思维;第六,淡化竞争;第七,防范极端;第八,实行科举。
中国文化长寿的秘密——地大人多。一种文化所占据的地理体量,也是从最原始的意义上决定了这种文化的能量。地理体量变成文化能量。
照理说小体量也能滋生出优秀的文化雏形,当这种雏形发育长大的时候,小体量就会变成他的一种限制、一种束缚。中华文化的体量实在是足够庞大,如果与它同时存世的其他文化相比,这个体量的对比就非常明显了。
中华文化活动的地域有多大呢?光是黄河流域就有70万平方公里,而且文明是延续的。加上其他众多的文明的滋生地,我们加上长江、加上珠江、加上辽河流域,加在一起,总面积接近于五百万平方公里。
这就说明中国文化的活动面积比世界上其他所有重要文化的活动面积的总和还要大出十几倍,甚至20倍。
请注意,大并不一定都是好的。不少文明的精致化、成熟化的过程,往往是在一个不大的领域里边完成的。但是文明它有个本性,就是一定会开疆拓土。在格局初定的起点上逐步伸展的时候,地盘的大小,对于体格的大小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体格的大小对于生命力的强弱又至关重要。
如果把古代的文明的地域和四周的蛮荒的地域相比,就像绿洲和沙漠的对比。绿洲的规模如果很小,不管它一时多么滋润,都非常容易干枯。干枯在水系的变迁,干枯于一夜的风尘暴。但如果反过来,绿洲的面积很大,情况就不一样了。
水流的变迁就可能发生在它的范围之内,它本身已经自成气候,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链。它当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要它完全消亡就比较困难了。
同样的道理,文明的地盘大,就可能成了它生命的重要的秘密。多出几十倍的地域优势,转化成了几千年的延续优势。如果要用现在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空间和时间出现了能量转换,空间变成了生命延续的能量。
文章来源:有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