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这么渴求他人的肯定与认可
有人问我,太看重对方的看法,从心理学角度讲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一直很注意对方的观点与态度,总担心自己说的做的不好,是什么原因?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我们每个人的自我评价都是由“自评”和“他评”两部分组成的,当一个人以“他评”作为衡量自身的重要标准时,他就会特别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
越缺乏自我价值感,内心就会越渴求他人的肯定与认可。
题主谈到“太”看重对方的看法,说明你已经注意到了自己对于他评的过度倾斜,这种倾斜让你的内心产生了不安,甚至已经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你觉得自己好像活在桎梏中,处处不得自由,不得不让自己去满足他人的标准和要求。
一旦没有满足,内心就会产生恐慌与自我否定。

如果已经产生这样的情况,我们除了理解上述两种不同的评价机制原理,更重要的是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弄清楚自己是怎么形成这样一种以他评为主,甚至必须服从他评的价值评判标准的?
人的行为模式不可能凭空产生,一定是在长时间反复的熏陶和行为交互中慢慢形成的。
也许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童年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做到父母、老师、亲戚、同学们的要求,他们会如何对待我们?
是否有一些非常鲜明的事件记忆浮上心头?那些记忆可能令我们羞愧、痛苦,也有可能是令我们得到极大肯定和嘉赏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们耳闻目睹的他人的喜怒哀乐。
这些强烈的情感体验都使得一个信念潜移默化地在我们心中扎根:“我最好做到他人所希望的,要不然……”

了解这一切所为何来,重新体验我们当时当下的情绪感受,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接纳当下的自己,并从一个理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一行事准则,重新找到一个合适的度。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