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给痘友听(一)饮食
微信咨询交流号:kailihome (请注明痘友)
其他相关:
后篇《说给痘友听(二)日常护理与治疗》
夏天总和悸动,活力这些关键字站在一起。饱受大家喜爱的西瓜,葡萄,车厘子,草莓和冰淇淋都在这个当季的日子里相继和大家重逢。

然而对于我们这些痘友来说,夏季恰恰也是最容易被痘痘拖回情绪的低谷的时间。经过窝自己长期定期就医,关注相关医生文章和建议,把自己总结出的一套治痘、防痘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鉴于篇幅较大...痘痘系列相关文章将分为两部分发出
第一部分(本期)讲饮食,即给痘友饮食上的建议。第二部分讲日常注事项和治理方法(用药)。
一.痘友慎待,高GI饮食。

痘痘成因有多个,其中一个与高GI饮食相关。医学表明,连续保持12周合理的水平的GI饮食能有效减少痤疮(痘痘)。
高GI不完全等同于高糖,也并非与某种食物“是否甜度大”成正相关。高GI饮食被消化后会在短时间内分解出大量的葡萄糖,从而身体应激产生了大量的胰岛素,从而激活了皮肤上的受体,导致痘痘。
按照这个原理给大家两点建议:
1.慎重对待高GI的饮食,但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吃。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减少摄入量,或者拖长摄入的时间。比如车厘子就吃个五六个,其他的送给你皮肤贼好的朋友,还可以改善一下人际关系;
2.低GI的饮食,如果摄入量大且时间短,仍然会导致胰岛素激增。
二. 辣椒辣椒,爱你有多深。

医学领域证实辣椒素能够消炎止痛。
一部分人吃辣椒有应激反应,表现是面部红而胀,这跟个人体质酒精过敏导致“喝酒上脸”有些类似。同时如果辣椒素不慎沾到脸上(切辣椒再触摸到脸部之类的情况),则会灼热发烫。
之所以有些医生建议大家不吃辣椒,也可能是因为高温是诱发痘痘的又一大原因,而在夏天室外高温下,再吃很多的辣椒会导致脸部/身体的温度升高。
事实上,能够在保证温度适宜(比如开空调,开窗户透气)等的条件下,吃辣是没有问题的(窝就是每天坚持吃辣椒也没事儿)。
三.每天一杯奶,坑了谁的脸。

牛奶是又一大致痘的因素(特别大!特别大!!)。
临床医学上已经表明,纯牛奶(尤其是低脂牛奶)会对痘友造成“妈妈都认不出你”的伤害。部分奶制品也会导致一部分人皮肤的不适(如鲜奶奶油),同时奶制品非常容易跟高GI食物相结合(如奶糖)。
四.亚麻籽油,助几分。

相比亚洲人,欧洲人更不容易被痘痘困扰。
经过观察,亚洲人的主食更偏向于高GI类食物(如米饭,土豆),同时还缺乏对抗炎症的微量元素。如维生素A1,Omega-3(“必需不饱和脂肪酸”)。
亚麻籽油饱含Omega-3,比橄榄油含量更高,对皮肤来说是佳品。
但须知其用以凉拌为宜。在较高温下Omega-3则会变得“饱和”,从而失去效用。因此推荐含有亚麻籽油的混合油,煎炸烹饪都可。
五. 日常饮食,需谨慎。

以下是窝搜集到生活常见的高GI/奶制品饮食,根据医生的建议总结所得,和网上谷歌出来的结果并不会完全一致,供大家参考。
果蔬类:草莓,西瓜,车厘子,香蕉,蓝莓,葡萄(干),南瓜,红枣,芒果,土豆,南瓜衍生品(粥,饼等),板栗;
奶制品:冰淇淋,纯牛奶,低脂牛奶,蛋糕,牛奶巧克力;
米饭类制品:大米类面条,米饭,米粥,粉、米线,年糕;
调料类:糖,味精类,火锅底料;
各类零食不作列举,含味精过多,含盐量太大...
六. 所谓安全,不等于绝对。

以下食品虽然属于低GI/相对安全类食品,但还是应该注意时间内的摄入量。
果蔬类:覆盆子,桑葚,奇异果(猕猴桃),玉米,苹果,青南瓜,梨;
奶制品:无糖、低糖酸奶;
主食类制品:燕麦,全麦面包,杂粮制面条;
豆制品:豆奶(豆奶不是奶!);
零食类:黑巧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