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 | i Art 青年艺术计划 35 组入围名单揭晓!
2018年9月3日,原·美术馆发起了i Art 青年艺术计划,以“城市·人的维度”为主题,公开面向全国征集优秀艺术作品。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国青年艺术发展,为中国青年艺术家提供可持续生长的高质量平台,为青年艺术项目的发展提供良性运转的更多可能性和创造价值。
经过43天开放征集,i Art 青年艺术计划总共收到412位来自海内外的艺术家投稿,作品3372件,涵盖架上、雕塑、装置、新媒体、行为、观念摄影、大地艺术等种类。
本次所有作品经过6天的三轮筛选,由70组的初选名单精选至45组,最终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35组优秀艺术家入围“i Art青年艺术计划”的2018年度展览“城市·人的维度”。
35 组入围艺术家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莫芷
清华美院教师
张钊瀛
布鲁塞尔艺术学院毕业
崔旺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在读
彭方山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
姜俊
明斯特艺术学院毕业
刘影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
宁婷婷
天津美术学院毕业
覃超
西安美术学院毕业
谢琦
湖北美术学院毕业
丛伟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张明明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
林铮
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艺术实践类专业毕业
牛华传
安徽师范大学毕业
罗振鸿、孙柯、唐明伟
罗振鸿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孙柯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唐明伟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胡燕子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
蘇子涵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美术创作所毕业
程曦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
刘雯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韩皓宇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
胡帅
中央美术学院在读
王维思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
林仪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
陈尚昌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现居北京
梁宇珏
德国纽伦堡美术学院在读
张墨颖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当代艺术实践专业在读
王卓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
王闻博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研究生
萨子
行为艺术家
孙理
纽约电影学院毕业
李晓巧
伦敦艺术大学坎伯威尔艺术学院毕业
刘涛
江西服装学院毕业
刘田
天津美术学院综合艺术专业毕业
赵雪彤
伦敦艺术大学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毕业
吴子薇、王颖怡、李璐
吴子薇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计算机艺术在读
王颖怡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
李璐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
张翔、吴雨桐、王不了等
四川美术学院
寻人启事:艺术家张墨颖,您留下了优秀的作品,却没留任何联系方式,深藏功与名,我们猜测,这绝对是一次Banksy式艺术行为,原酱决定颁发你一枚勇气勋章,请速速与我联系,相信你会找到原酱微信号的。
或是通过海报上的邮箱、电话联系我们
部分入围作品展示

《阅后即焚》
规格及材质:120×120cm/欧根纱布面综合材料
作品介绍:《阅后即焚》是一种被迫的态度,在信息往来、模块化的表情与弹幕之间,真理附着在这种结构之上,而生活真实的连贯性却堕入虚空。

《万物互联:所有连接》
装置作品
作品介绍:这是一件将人、动物、植物、细菌、环境与物由网络连接起来构成的作品,每一个部分的变化将会影响下一个部分,形成一套闭环连锁反应,而在整个连接中没有起点与终点——因为它们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循环结构。

《大立方》
规格及材质:200cm×150cm / 纸本油画
作品介绍:钢架穿插交织出的,不仅是孤独与冷漠,也是我的童年,是我的自由立方。
《残垣》
规格及材质:237×237cm / 乳胶、木板、镜子、桌布、树脂
作品介绍:对被弃建筑物的兴趣像是一场对当代城市发展变迁的考古。通过在芝加哥市内遗弃教堂外墙使用乳胶翻制材料,原墙的颜色,纹理以及风化的灰尘被完好的保存拓印下来,再经过剪切重组成文艺复兴时期教堂马赛克地板的纹样。切割组合作品的过程是一次从材料碎片到时间碎片的演变。这些碎片围绕着一块被硬化的桌布,它捕捉家庭生活的相聚时光。 伴随着镜面对其中空以及周围的反衬引出在场与不在场的矛盾以及个体与公共记忆的对话。

《TheCityView1》
尺寸:40.64 cm X 60.96 cm
作品介绍:从这里看曼哈顿处于绝对的静止状态。眼前闪烁的白色花岗岩墓碑与远方微微泛光的玻璃、高耸的黑色十字架和帝国大厦的尖顶,它们彼此呼应,两个城市在此融为一体。一瞬间我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又来自何处。两个截然对立的空间与时间在此被打通。 生者与死者的国度将纽约人一分为二。但二者的“城市”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每一个纽约客从“那座城市”到“这座城市”一直在走一条单向的旅程,但在这座移民之都中,有多少人最终在这里到达终点,让纽约成为他们的“故乡”。

《一棵树》
行为艺术
作品简述:背着一棵树徒步拉车3800余公里,横穿7个省市自治区,翻越11座山脉,历时133天,无论刮风、下雨,从北京徒步、露宿走到新疆乌鲁木齐。

《A walk around London 2》
摄影作品
规格及材质:81.4x54.9cm / Screenprint
作品自述:我做图像的方式是复杂的,分层和使用“视觉噪声”,以扰乱图像的阅读。当我收集图像时,我打印它们,然后使用各种方法来破坏被打印图像的表面,如酸或燃烧等。之后,我重新拍摄他们,把图像放入计算机,在Photoshop上工作,然后再打印出来。通过这些重新制作再重新制作的过程,我获得一些真正自然的噪音效果,类似于蚀刻aquatint效果。当我达到所需的噪音效果,然后使用喷墨打印机将图像打印到非数码打印纸上。然后我再使用颜料用凹版版画的方式印制,以便为已经复杂的图像添加一个有趣的表面。
城市在发展,未来在延伸,青年艺术家生活在城市中,既面对现在,也展望未来。通过反复观看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我们能看见青年艺术家对城市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对现在困惑,对未来对担忧。其中不乏夹杂着许多迷思,也会流露出美好向往。观看这些年轻,有激情,蕴含生命力的作品,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思维的启迪。
2018年是i Art青年艺术计划的元年,今年,原·美术馆选出35组才华横溢、实力非凡的艺术家,他们将在即将到来的i Art 青年艺术计划中大放光彩。在接下来的时间,原·美术馆将持续践行青年艺术家挖掘计划,不断寻找优秀艺术家,赋予他们“更自由、更勇敢”的创作空间。同时,原·美术馆还会聚焦全球化艺术发展,扮演一个探索者、支持者和传承者的角色,搭建一个可持续生长的高质量平台,以更加坚实的脚步,聚合青年艺术家,与青年艺术家共成长。
特别说明:本次参选作品中,有部分作品与本次主题契合度不匹配,现已经纳入原·美术馆艺术家白名单名录,相信今后会在更广阔的艺术领域产生多种方式的合作,再次感谢各位艺术家的支持与肯定!
11月3日,“i Art青年艺术计划“年度入围展
即将启幕,尽情期待

——————————
关于原·美术馆
原·美术馆由东原地产集团于2016年创办(馆长为国内著名观念艺术家、策展人-梁克刚先生),位于重庆市南滨路东原1891商业建筑群落中的滨江球体建筑,因其独特的造型,又被誉为“重庆眼”,是立于“长江岸,观世界”的先锋艺术场所。美术馆面积近2000平方米,并带有临江无敌观景的高空露台,是集个性化景观建筑、艺术专业场馆、艺术收藏品鉴、公共艺术教育、时尚潮流策动发布以及高端消费社群互动的跨界空间,可支持架上、雕塑、装置、多媒体等多种艺术、戏剧、舞蹈及音乐形式的呈现。
原·美术馆以“直抵人心,引领城市的艺术与美学教堂”为自身定位,并践行“做每一个人的美术馆”为宗旨,通过策划举办兼具学术性、先锋性、潮流性和话题性的艺术展览、文化公教及跨界时尚潮流活动,成为连接大众、提升大众审美与“艺商”的策源地。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10:00am - 21:00pm
(每周一闭馆)
地 址
重庆市南滨路东原1891中段

联系方式
电话:+86-23-86119778
邮箱:museum@dong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