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往事 -关于睡觉的两三事
刚到北京那会住团结湖。67和媛姐在离我不远的小区合租了一个次卧。休假我总爱跑到他们家去打发时间。但是每次去67都在画画,我只好一个人无聊的躺在床上发呆。发一会呆就睡着了。没办法,67的床真的是太特么舒服了。往往吃完午饭去,睁开眼屋里就黑了。然后基本上眼睛适应了光线之后,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画面:67开着电脑,手里还握着笔,趴在手绘板上也睡着了。 在北京的时候,睡觉似乎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很多人说北京物价贵,房子贵、吃饭贵、娱乐贵,然而我的感受是,他们都没有时间贵。你要想有更多的时间,那你就得花钱去买。就拿租房这事打个比方吧,住的远点,价格就便宜,相对每天在路上的时间就长,反之就短。比如国贸附近月租一万块的房子,和通州大梨园三千块的房子差不多条件。如果你选择住在梨园,那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单程要2个半小时,一天往返比住在国贸多花差不多5个小时。就相当于,你每个月多花7000块,能买到每天5小时的自由时间。
虽然我自己也有住的地方,但是我一有时间总会跑到别人家里去睡觉,周末时不时的还会跑到济南去睡。烦烦和小萌的狗窝总是塞满了许多奇怪的蜡烛和水晶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但那个局促的小窝真是让人睡的安心。现在想想,那时候我大概是挺寂寞的吧,总是不自觉的想待在朋友身边。
作为一个在高猝死率行业的广告创意狗,几乎每天的全部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因此,公司也是一个睡了无数次的地方。遇到比稿,在公司熬个通宵什么都是常态。和一组的美术轮流睡,我把案子做的差不多了,在等着我的好搭档出图的时候,自己就能跑到会议室去随便找个软和的平地儿躺那么一两个小时。然后我在顺方案的时候,搭档就能眯那么一会。当然他比较不讲究,随便在桌子一趴就成。

记得那是11年还是12年(靠,时间过的真快啊……竟然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儿了),我们要拍个微电影。前期熬了很久,反复的三方沟通(广告公司、甲方、导演和制片)早就疲的不行,然后终于到了开拍的那一天。早晨我们早早的赶到片场,那是一个郊区的破别墅。刚一进去,被一楼凌乱的设备道具和躺了一地的“尸体”吓了一跳……同时心里也是一阵凄凉…估计他们昨晚通宵搭景才结束,直接都累倒了。我们小心翼翼的躲着脚下不要踩到人,然后上楼去不敢打扰他们休息。毕竟一会开拍了他们又要继续工作了。拍片子也是很熬人,从第一天早晨拍到第二天早晨。毕竟时间就是成本。多一天就要多一天的钱。拍到后半夜女演员发飙了,灯光美术场务各个组的人无奈的互相递眼色,只能耐着性子等下去。总监跟我说要不你去睡一会吧,于是我中间也去一楼变成了一具尸体。


还有另外一次拍片(靠,一拍片就特么没好事),项目进度特别紧张。前一天晚上有许多事宜要讨论确定,饿着肚子一直搞到后半夜3点多。结束后我打了个车回家,在楼下24小时便利店买了个包子啃,然后回家眯一会,睡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后5点起床又到那家便利店买了个豆浆去片场了。记得当时便利店小哥看我的眼神里充满了同情。
除了睡公司、睡片场、睡朋友家,我还睡过KTV。当然不是指那种通宵唱歌唱累了睡,我是没地方睡了专门去KTV睡觉的。这也是一次神奇的经历。当时我带着大仙做项目(大仙你还记得是哪个项目吗?)整个公司就剩我们俩人了。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我已经在公司待了三天没回家,熬到干呕,想吐却什么都吐不出来。整个人已经只剩半条命了,脑子也不大清醒。我说我要出去透透气,大仙说一起,她出去抽根烟。然后我们两个傻逼,没穿外套,没带门卡,没带钱包,除了手机啥特么都没带,就这么出门了,还随手把公司门给甩上了,那叫一个潇洒。等我们意识到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整个楼除了我俩没半个人影,鬼影也没有。冻得要死,方案还没弄完,也没地方去。身上一毛钱没有(那会手机支付还没这么方便),想开个房连身份证都没!我俩懵逼了 “你出来没带门卡啊?”“没啊,我以为你带了啊!” “我C!” 没办法我们就只能在群里求助,还好有人还醒着,好心的百乐宝说,她老公正好在我们公司附近的KTV浪,让我们去求助她老公。然后我俩屁颠屁颠的跑去找百乐宝老公,然后一位留着络腮胡的帅大叔帮我们开了个包间,还顺便给了我们几张毛爷爷。我俩感激涕零的买了点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肠,就这么在KTV安顿下来了。我说这大概是老天看不下去了,让我们休息吧!就不想项目了,嗨一下呗! 大仙说好,然后大仙吼了不到半首歌就没劲儿了,我俩就安详的睡下了……

辞职后我又睡了更多的地方,但是鉴于这个主题是北漂往事,就只写写在北京的故事吧~作为我在书店修仙的几条支线任务之一,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