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的汾酒味乡愁
很烦躁啊、睡个午觉睡了三四次都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扭屁股。我很生自己的气,又刷了一遍牙,平时靠刷牙就能稳定情绪的人今天有一点糟糕。
刷完牙赶紧抱上电脑跑到自习。
早上终于把贾樟柯的《任逍遥》看完了,整个十月看完了贾樟柯所有我想看的电影。《山河故人》、《小武》、《站台》、《天注定》、《三峡好人》、《海上传奇》、《二十四城记》,包括他95年从电影学院毕业时的处女作《小山回家》还有今早的最后一部《任逍遥》。
喜欢贾樟柯,很喜欢贾樟柯。
想用很坦诚很朴实的文字来记录一下这个我喜爱的前辈。虽然每次看完他的电影我总是处于很低沉很压抑喘不过气的那种情绪里。我会不想说话、不想抬头、不想走在人群里。但我还是会想去看,会看好几遍。会跟着他的电影听很老的歌,会不自然地跟着主人公讲几句山西话。看贾樟柯的电影是什么感觉呢?他的电影没有顺畅的镜头、没有漂亮的演员、没有华丽的台词,甚至都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家乡小镇做背景,几个单眼皮毛茸茸胡子小个头的干瘪青年在街上游手好闲,不加字幕永远听不懂的山西方言从头说到尾。但是你会觉得他的电影就像一个哑炮,你知道这个炮弹是个劣质品,知道它根本不会响,它只能低低地发出断断续续的哼哼声。电影看完,甚至连哼哼声也没有了。但此时这枚哑炮却会在你心里爆炸,炸得你心里的每一面玻璃都粉碎掉。
贾樟柯电影里的时代感很致命,这种时代感和民国纷乱、抗日战争或者一代枭雄开国挂帅的国家情怀完全不同。他很朴素,朴素到好像从电影里看不到梦想。他不煽情,不追问,更不往死里打,他只安安静静地记录。从他摇摇晃晃的镜头里可以看到喇叭裤、平反刘少奇、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加里森敢死队,大阅兵、《渴望》、一个朋友普希金、学潮通缉令、甚至“我们老了无所谓”的台词。这些朴素的镜头里看不出有任何代言的姿态,只看到了一个老手艺人不遗忘和愿意讲述的诚意。靠着这样的诚意,他打造出了一整部八十年代的平民史诗。
七分钟的镜头给拖拉机,拖拉机驶出县城,身后出现驴车,行人,有的同路跟随了很久,有的转眼进了小巷,形色匆匆。感觉这些都是电影的核心,看得出是我的父辈们走过的路,是我的祖国走过的路。
从他的电影里我看到了那个我一直很想去看看的时代。看完我总是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会想骑二八式自行车,会想什么都不做安静地听炉子水滚的声音,会觉得放弃梦想可能要比坚持梦想更难,会想象我爸爸穿鸡心领毛衣和灰西装的样子,会想少年的青春消失会不会就像那辆熄了火的摩托车。
还有一句话想说,不知道为什么,看了贾樟柯的电影,我总觉得自己身上好像多了一层兵气,就是刘备第一次进孙尚香的房间说她的房间摆设笼罩着一层兵气的那种兵气。不知道为什么。
2016年10月我在贾樟柯的老家山西汾阳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