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遹:恶之花
死亡在所难免,权力虽然阻止不了,却能让它加速到来。
被加速的是晋惠帝的太子,司马遹,晋国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加速他的权力握在皇后贾南风的手里。
司马遹乃才人谢玖所生,并非贾后一脉,贾南风自然把他当成眼中钉,可问题是,贾南风自己也没有儿子,为何急于杀死太子?并且,贾南风的母亲郭槐曾力主亲近太子,想将贾南风妹妹,贾午的女儿嫁给太子,此举被贾午和贾南风反对才作罢。从太子的方面说,他是天下人的希望,大家从晋惠帝登基那一刻起就在盼着司马遹能早日接过权力。贾南风面对这么大的阻力,而且并非没有其他的手段,为什么一定要杀死太子?
可以说,这种必须源于一朵恶之花。
武帝时期对严厉惩罚大臣的慎重,营造了一种和平的氛围。武帝以及贾充等众臣,一生都在维护这种氛围,一方面这保护了大家的地位,无论是皇帝的还是士族的。另一方面反过来,正是因为皇帝和士族地位都是稳固的,所以才能持续营造这样的氛围。这是一种逐渐加强的正反馈。
然而打破这种氛围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司马炎死后,辅政大臣杨骏,也就是太后杨芷的父亲,被贾南风诛灭三族。残酷而血腥的事情,往往开了一个头,就再也收不住了。原来在体制的框架下可以解决的矛盾都在寻求血腥的方式。大家的安全感都大大降低,即便不愿意用血腥的方式解决问题的也会提防政敌,结果就是黑暗森林法则大行其道。
这当然是皇权不愿意看到的。武帝一生都苦心营造那样的氛围。但问题是,皇帝的位子实在太诱人,在得到他的过程中,减少一点收益是可以接受的。在中国的帝制时代,皇帝是社会的锚点,一切稳定,繁荣,甚至法律本身最后的仲裁者都是皇帝。在这种结构里,如果为了别的事情,竞争是有轨道的,因为有皇帝在,底线就在。而一旦为争夺皇权,这个底线就是不存在的。在这种竞争中,只要能取得权力,让全社会付出一些代价,破坏些政治上的默契,都是不会被考虑的。武帝是在那种环境里生活的人,他极可能对此一清二楚。为了防止这种争夺,他甚至坚持了立弱智的儿子做皇帝,来维持嫡长子继承制。然而正是弱智皇帝无力掌控权力,才导致各派势力反而开始觊觎皇权。所以,这可能真的是上天开的玩笑。历史无法假设,我们也无法知道,如果不是司马衷这个傻瓜皇帝上位,历史到底又会怎样。
贾南风夺取了权力,也亲手种下了这朵恶之花。这朵花不仅会绽放在所有臣民的心里,破坏政治安全感。也会暗暗绽放在她自己的心里。她作为皇后,因司马衷登基,取代原来的后党杨氏执政,并将杨氏满门抄斩。那么将来太子当上了皇帝,会不会也把她诛灭三族?没有人会出来向她拍着胸脯说,警察会保护你,官府会保护你,皇帝是这个社会的总开关。从另一方面说,也正因为皇帝掌握一切,如果她除掉了太子,也不会有人能制约的了她。
所以总结下来,无关善恶,对她而言,杀死太子是理智的。

-
西贝玦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8 18: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