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网络运营人员标准套路
通过网络来获取用户有很多有趣的方式,就算是豆瓣这种信息没有统一检索引擎的情况下,也很值得研究。在豆瓣上,目前为止,在我的观察名单中至少有13位豆主通过豆瓣完成了线上到线下的操作,这类用户主要以美妆为主,而且对于豆瓣妹子来说有很好的操作参考空间。

根据AARRR模型建立的套路如下:
1. 获取用户
以内容输出为驱动,写文章(不一定自己写的),文章的主要分类为:用户实测,好物推荐,化妆教程,护肤干活,真假对比,这些内容除了豆瓣之外,还会通过知乎,微博,抖音以及自己的相关公众号进行分发——当然,抖音的潜在效果还有待评估。
另,如果产品相关的非常通过产品的搜索引擎竞价(各种搜索引擎,百度,淘宝等等),以及其他大号的推送帮助,占据用户的主要入口。
2. 用户注意力激活
接近用户,唤起用户注意,过去在微信订阅号还没有这么泛滥以及折叠的情况下,实际上非常好操作,但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应该是个人微信号和微信群(毕竟还是打开率最高的APP),这两个媒介有着天然的通知属性——可以有效引起用户注意,当然,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只是不同的用户群体对此感受不同。此外,还要加入小程序,拼多多那种天天发假红包刺激。以上各项都有优势,但是引起用户注意(主动推送,用户被动接受)很难形成留存,而且微信个人号每天只能加到200人上限,基本上要上5000人这样,差不多要用一个月时间,对于用微信运营的,如果十万用户的话,就需要提供至少20个微信,这之间扣除流失损耗,每天通过活码转化,一个月下来确实可以搞到数万用户。
3. 流量的直接变现
为用户提供产品、服务进行收费,以及会员入会制度进行(比如常见的年卡,会籍推送等),然后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让用户成为分销员和代理(在足够大的用户基数上,有100个代理意味着庞大的销网络),在许多微商的分销模式中,代理是主要的发展方式,通过缴纳会员费,或者订货量等各种等级制度来建立变现通道。在这边要特别注意的是,产品的好坏只需考虑及格线,但是利润空间影响着代理网络。一些优秀的代理可以直接帮忙向下抽血,主办方要做只是培训好代理。
4.用户的留存
用户的离开通常是产品或服务不再让人感到有趣,满足所有人是有困难的,但是合格的产品,从包装到最后的应用都希望留下更多的用户,以便进行后期的营销,留住用户和当时一样都是需要以优秀的内容留住他们,值得用户留下的东西,通常是一个免费的会员工具,或者一组有效的持续输出的教程,或者有效的资料更新。
5.用户的推荐和传播
通常,好的内容,用户更加喜欢传播,或者传播对用户来说会产生更高的价值(比如说某电子书,推荐其他微信用户激活满3个就可以解锁电子书剩下部分),对于用户来说,在按转播的时候,更多时候考虑自身的收益问题(所以诱导转播在微信初期很多,豆瓣也有有奖转播,有奖点赞这种)。
以上这几个流程,也是运营圈的主要套路,每个小套路上还有更细的方法和研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