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后妃:慧贤皇贵妃(高贵妃)真的得宠吗?
随着于正宫廷戏《延禧攻略》的热播,乾隆富察皇后这对真爱CP随着百家讲坛和官方史料基础出圈,被大众所熟知。于是一些慧贤粉坐不住了,纷纷编造史料恶意造谣侮辱,企图塑造乾隆真爱慧贤皇贵妃,而富察皇后只是摆设的假象。那我们就深入清朝各种史料一探究竟。真相是是靠史料得出的,如果没有史料,那就是造谣。首先我先来下个结论,她只是个很普通的嫔妃,宠妃不够格,就是乾隆诸皇贵妃中的一员而已。
清朝官方正史关于慧贤皇贵妃记录只有如下两段: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初,为贵妃,晋皇贵妃。薨,谥曰慧贤皇贵妃。葬胜水峪。
《清史稿高朴传》
方上诛高恒,大学士傅恒从容言乞推慧贤皇贵妃恩贷其死,上曰:“如皇后兄弟犯法,当奈何?”傅恒战栗不敢言。至是,谕曰:“高朴贪婪无忌,罔顾法纪,较其父高恒尤甚,不能念为慧贤皇贵妃侄而稍矜宥也。”
短短几行,没有任何偏宠记录,何况还有乾隆不念及她杀了高恒高朴的记录,慧贤吹永远无法辩驳的几个事实:为什么她们心目高贵妃那么得宠,偏偏史书里一个宠爱记录也没有。既然慧贤皇贵妃那么重要,为什么百家讲坛里都讲的是乾隆真爱富察,对她没有半句描述。
慧贤吹长期暗示乾隆当皇子时,不顾一切为她请封侧福晋,证明了偏爱。可惜,历史上对此没有相应验证,只有雍正十二年三月的一道谕令:
“宝亲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为王侧福金”(福金即福晋)。
后高斌谢恩折奏曰:“伏念奴才女儿至微至贱,蒙皇上天恩,令侍候宝亲王,今乃于使女之中超拔为侧福晋”。
事实上就是雍正看在高斌的官位上,让高氏做了侧福晋,至于乾隆为她请封,则是毫无事实依据的网文。
慧贤吹还要暗示封了贵妃是宠爱,碾压那拉娴妃之类。这分明就是按照乾隆当皇子时期的名分依次册封的而已。目前所呈现的资料就是,高氏是第一任侧福晋(雍正十二年三月封),那拉氏是第二任侧福晋(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封)。难道潜邸第一任侧福晋要封的不如第二任才算正常吗?
至于网上流言,贵妃和皇后宫女人数相同,则是毫无根据的个人编造,没有任何史料依据。
所谓“高氏享有了公主王福晋和三品以上命妇到她的寝宫向她跪拜叩头朝贺的礼仪”,现在也被拿出来碰瓷,一个嫔妃有了命妇行礼,就代表她和皇后册封礼一样了?就代表后来的贵妃不如她了?
那我们看看皇后册封礼享有的礼遇:
《清实录》
以册立皇后。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
上诣奉先殿。行告祭礼
追封皇后之父。原任一等男、加一等云骑尉、兼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为一等公。妻为公妻一品夫人。以富文承袭一等侯。
以册立皇后礼成。颁诏天下……寰宇之恩施宜沛。所有事宜。开列于后。
《明清档案》
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总理浙江海塘管理总督巡抚事兼管盐政加拾陆级纪录肆次臣嵇曾筠谨题为钦奉恩诏事乾隆参年正月拾捌日兵部笔帖式常海齎捧皇上册立皇后恩诏壹道到浙臣随会同杭州将军臣傅森副都统臣穆鲁纳金璜八十五刑部左侍郎臣刘统动学臣邓钟岳率同在省文武官员及绅矜耆老军民人等出郊跪迎至公署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跪听宣读讫敬送布政司誊黄刊刻分颁通省文武官员各所属地方一体钦遵外所有奉到恩诏日期理合恭疏题报谨具奏闻
可见册立皇后是国事,需要颁诏天下+颁布恩赦+加皇太后徽号+全国军民设香案跪拜,册立嫔妃只是家事,完全用不了这一套,皇后不但享受命妇行礼,也享有嫔妃行礼。
而查清朝嫔妃的册封礼,命妇行礼是皇太极时期就有的定例,史料如下:
《清朝通典》
崇德元年孝庄文皇后肇封西永福宫庄妃暨册封东关睢宫宸妃西麟趾宫贵妃东行庆宫淑妃是日设黄幄于清宁宫前设黄案于幄内太宗文皇帝御崇政殿阅册宝宣制命正副使持节至清宁宫行册封礼成妃等率公主福晋以下及大臣命妇于太宗文皇帝前行六肃三跪三叩礼又于孝端文皇后前行六肃三跪三叩礼次公主福晋大臣命妇于妃前各行四肃二跪二叩礼各如仪
雍正元年世宗宪皇帝册立中宫同日孝圣宪皇后肇封熹妃暨封贵妃齐妃懋嫔裕嫔各行礼如是日陈设贵妃仪仗福晋以下大臣命妇等行庆贺皇后礼毕于贵妃前行庆贺礼十二年册封谦嫔行礼如仪
清实录国朝宫史等
从前皇考时册封敦肃皇贵妃为贵妃,公主、王妃、命妇等俱曾行礼。
用清朝贵妃固有的命妇行礼来说明高氏多得宠,不能够吧,而且也真无法证明后来的贵妃也不如她。
因为,在慧贤皇贵妃刚去世,乾隆便为后来的嫔妃提升了仪仗待遇,事见
《清高宗实录》
乾隆十年二月○甲寅。.
○谕、嗣后皇贵妃贵妃仪仗内。红缎曲柄伞。著改用金黄色。妃嫔仪仗内。著添用红缎曲柄伞一柄。
也就是把原规定贵妃仪仗的红缎曲柄伞改用为更高级的金黄色,而地位更低一些的嫔妃,仪仗内用高氏生前的红缎曲柄伞。
再下来就是慧贤吹YY的慧贤皇贵妃衣服和皇后一样。关于这点任何史书都没记录。清朝但凡服饰越制的,史书都会用心记下来,比如:
和孝公主:主,高宗少女,素所钟爱,未嫁,赐乘金顶轿。(清史稿) 傅恒:以孝圣宪皇后谕封一等忠勇公,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清史稿)
而慧贤吹却说,这是看画像《心写治平》得出的结论。如果看画像,那清朝历史上和皇帝服饰一样的大臣有成百上千,和皇后服饰相同的嫔妃也有几十个。
比如《哨鹿图》图中,所有大臣和皇帝的骑马服都是一样的,除非你认为乾隆是自降待遇和自己大臣的衣服全部一样。左一为乾隆。

比如《宴塞四事》图中,所有地位不同的后妃服饰都是一个颜色。

比如《雍宫式范》图中,道光帝所有后妃的衣服都是一个颜色。

我们只能说,画像和真实穿戴存在差距,《清会典》中规定的皇后耳饰用一等东珠。嫔妃用二等东珠,也不是画像所能呈现的。倘若真要证明慧贤皇贵妃服饰越制,那要么拿出服饰实物,要么拿出史料记录。
不看画像看史料的话,慧贤皇贵妃的用度倒有和嫔妃一样的确切史料,和妃级都是黄地绿龙的款式。
《国朝宫史》 盘 妃; 黄地绿龙盘2件,各色瓷盘20件,漆合2件,漆茶盘2件. 贵妃:黄地绿龙盘4件,各色瓷盘30件,漆合2件,漆茶盘2件. 碗 妃; 黄地绿龙碗4件,各色瓷碗30件。 贵妃:黄地绿龙碗4件,各色瓷碗40件。 碟 妃; 黄地绿龙碟4件,各色瓷碟8件。 贵妃: 黄地绿龙碟4件,各色瓷碟10件。 盅 妃; 黄地绿龙盅2件,各色瓷盅12件。 贵妃: 黄地绿龙盅2件,各色瓷盅15件。 桌 : 妃: 镀金铁云包角桌椅板凳一张。 贵妃:镀金铁云包角桌椅板凳一张。 灯 妃: 羊角手把灯1个. 贵妃:羊角手把灯1个
接下来就是慧贤吹经常YY的谥号和皇后一样。
根据清朝史书《养吉斋丛录》中的记载,皇后谥号和嫔妃谥号含义不同。
皇后:明德有成曰贤。内治隆备曰贤
妃子:内德有成曰贤。
而且慧贤皇贵妃谥号并非乾隆亲定,而孝贤皇后谥号是乾隆所亲定。
孝贤皇后:上亲定大行皇后谥曰孝贤皇后(《清史稿》)
这在乾隆后妃中是独一无二的殊荣,在清朝后妃中,除了她,也仅仅孝全皇后有此殊荣。
请史学家徐广源还用亲定谥号歌颂了乾隆对皇后的一片深情:
下面是《正说清朝十二后妃》中的原话:乾隆十三年(1748)三月二十二日,乾隆帝发出了一道赐谥大行皇后为“孝贤皇后”的谕旨,他在谕旨中,对皇后的一生做了全面总结和高度评价,讲了赐谥“孝贤”的理由:皇后富察氏,德钟勋族,教秉名宗。作配朕躬二十二年,正位中宫一十三载。逮事皇考克尽孝诚,上奉圣母深蒙慈爱。问安兰殿,极愉婉以承欢;敷化椒涂,佐忧勤而出治。性符坤顺,宫廷肃敬慎之仪;德懋恒贞,图史协贤明之颂。覃宽仁以逮下,崇节俭以褆躬。此宫中府中所习知,亦亿人兆人所共仰者。兹于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崩逝。睠惟内佐,久藉赞襄。追念懿规,良深痛悼。宜加称谥,昭茂典于千秋;永著徽音,播遗芬于奕禩。从来知臣者莫如君,知子者莫如父,则知妻者莫如夫。朕昨赋皇后挽诗有“圣慈深忆孝,宫壸尽称贤”之句。思惟孝贤二字之嘉名,实该皇后一生之淑德。应谥为孝贤皇后。所有应行典礼,尔部照例奏闻 。
在一般情况下,赐皇后谥号,先由皇帝发出谕旨,然后由礼臣们拟出几个字上奏,由皇帝挑选钦定。而孝贤皇后的谥号,直接由皇帝赐给,未由大臣拟定,表现了乾隆帝对孝贤皇后的深情厚意。
更有不靠谱的结论是,慧贤皇贵妃的皇贵妃是生前册封,清实录明确记录她的皇贵妃是乾隆十年正月,在她临死前所封,生前压根享受不到实际的待遇。
《清实录》
乾隆十年。乙丑。正月戊子
谕、朕奉皇太后懿旨。贵妃诞生望族。佐治后宫。孝敬性成。温恭素著。著晋封皇贵妃。
焉能和一入宫便是皇贵妃的董鄂妃相提并论,即使是乾隆的潜邸侍妾纯惠皇贵妃苏氏也不如,纯惠皇贵妃是唯一享受过册封礼的皇贵妃(最终追封皇后的令妃不包括在内),被徐广源认可为“清朝唯一名副其实的皇贵妃”。
至于家族待遇,非但和富察皇后娘家两位郡王的极大荣宠云泥之别,就连和珅、李侍尧这些宠臣也是远远不如。
有的人说,慧贤皇贵妃娘家高恒高朴贪污被杀,并非不能证明他对慧贤薄情。那么反问,这些就能证明深情了吗?我也确实很赞许乾隆这种不徇私情,严惩贪污的做法。然而即使杀了高朴,为什么要让他遭受被喂狗这种极致的凌辱呢,嘉庆杀了巨贪和珅,有没有把他喂狗呢。
寄谕乌什参赞大
臣永贵著速查办
补放伯克时高朴
索取金银案
乾隆四十三年
十月十九日
062 寄谕乌什参赞大臣永贵著速查办补放伯克时高朴索取金银案
惟将伊贝勒著寄信永贵,将高朴正法后,其尸骸即掷喂狼犬,断不可入殓携回内地,倘有潜行携回者,则必从重治罪。
我们再来看看时代大背景:
时代大背景,乾隆中后期的贪腐是风气。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为什么那些贪的高家还多的都被乾隆包庇了?和珅谁都知道吧,还有个李侍尧,明确记录因宠乾隆不杀他,“眷遇尤厚,屡坐赃败,屡屈法贷之”,就是要杀人祭旗,为什么非得拿高家人。
乾隆因为处死嫔妃家属赚足了正直美名,反观乾隆对同时期贪污大臣的纵容偏爱,实在是莫大的讽刺,先不说和珅这样贪墨富可敌国,就是一些乾隆偏爱的督抚贪污获罪也屡屡得到宽宥。
清史稿对此评论:
“法者所以持天下之平。人君驭群臣,既知其不肖,乃以一日之爱憎喜怒,屈法以从之,此非细故也。焯、阿思哈、景素坐贪皆勘实,犹尚复起;图尔炳阿匿灾至面谩,反诛告者;兆麟口给,鹗元迎上指,至不胜疆政而始去之。高宗常谓:“朕非甚懦弱姑息之主,不能执法。”执法固难,自克其爱憎喜怒,尤不易言也。”
意思是说君主驾驭群臣,虽然知道他们不济,却因为对此人的爱憎而不按律法惩处,卢焯、阿思哈、杨景素都因为贪污,却重新得到重用,图尔炳阿当面蒙蔽灾情,乾隆反而杀了告发他的人,兆麟善于言辞,闵鹗元迎合乾隆的旨意拯救贪污的李侍尧,到了不能胜任边疆政务时才让人去职。乾隆常说,我非懦弱姑息养之人。执法虽难,克服自身对大臣的宠爱不包庇却更不容易。
看完这些史料,你是否明白为何史书里慧贤皇贵妃没有宠爱记录,而且百家讲坛对她只字不提了?
乾隆和富察皇后的恩爱必定随着史书流传千古,而虚假营销的“真爱宠妃”慧贤皇贵妃必然随着史料的呈现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