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乡村的夏日奇遇
暑假因为不想虚度光阴,一直以来也对乡建这个大环境下的主题很感兴趣,于是找了乡建院的实习。起心动念约是由于本科闺蜜gap year在贵州茅贡的照片漂亮又有趣,同时中国乡村独特地域文化性本就是个让人感兴趣,于是在有这样一个机会之后我就毫不犹豫的去啦,果然这段奇遇至今令人流连。
乡土建筑在这几年成为中国语境下的一个大话题。同时,乡村在自古以来的时间线来在野蛮生长中融合了很多的自带的文化符号和传统元素。乡村这个独特的社会语境实际上也包含了自古以来的很多中国传统社会缩影,尤其是古代一个村庄里的人大约都只有那么几个姓氏;也就是说同村人大多同宗,也就形成了‘祠堂’这一类祭拜祖先和村内重大事件集会的纪念性建筑。同时,在家族背景下生活的人也会形成了以当地最受尊敬的人的‘族长’为首社会关系体系。我对此也没有太多的了解,更多地是一种好奇好探索。大部分的知识都是来源于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例如《白鹿原》引起了我对乡绅文化的一些思考。这都是后话啦。这次最令我流连的还是祁连每天的美景和村长家可爱的小朋友们;每天都可以在在村长家屋顶看到好美的日落映照在田野山川,让人身心舒畅,一切都变得辽阔起来。
文章写得有些泛泛,文末会附上更多地照片用这篇小文章记录一下。


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筑也会融入很多宗教和民族的元素,在格局的布置和使用上都遵从了特定的习俗。比如闺蜜所在的茅贡就是苗族聚集的地带,她漂亮的照片中都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重大节日中都有着苗家独特的装扮和文化。这次也是如此,我了解到在设计中每个村都会根据村庄历史和独特的地貌特征来展现一些其独特的特点来做一个村标,作为一个村庄精神和文化的集中展示,同时村民和路过的客人也会有有一定的参与性,这样可以更好的展示一个村庄的风貌。例如拉洞台的村标就是一个在田野上升起的钢架结构平台,通过木条围栏的多层围合造型形成了一个可以让村民和附近住客望远的平台,可以看到阿咪东索(牛心山)和远处的田野,成为了村庄在镇上的一个坡上的独特观景视角。想来这样的参与感是成功的,在还未建好之时就有附近住客和村民跃跃欲试,想要上台子看看远处风景。我去拍施工照的时候还有村民问我在上面能不能看见他们家:)。




我这次去的地方也是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一个村庄-拉洞台(每次拍完分享在朋友圈之后,总会被问是什么地方,这次要来一发安利啦: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拉洞台村的村长家哦。:)),在县城里的很多商家招牌也会有很多招牌是带有藏文的,牛羊及面食的饮食习惯也是在向外地人诉说着西北的饮食文化。祁连县所在的地方正好是在卓尔山风景区的山脚下,于是这样也成为了当地要对这里的几个村庄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发展,当地的风景没有被过度开发,依旧是原始生动的样子,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如果能好好建设,一定会变得很漂亮的。虽然拉洞台处于藏族自治州,但是拉洞台村的居民大都是回族人,所以在屋内也是会有一些回族的习俗,比如不能在屋内喝酒吃大肉。比较可惜的是这边的村庄的经济发展过一段时间之后已经变成了带有现代化进程的新农村面貌,有很多的传统特色和带有民族符号的东西已经找不到了,是临走之前在村长弟弟家的老屋子里发现了很多木构件和老物件,尤其是一件老的储藏间,简直全是宝贝。希望下次去的时候能看到更多地地域文化符号进如当地村民的家里~

青稞和油菜花是青海大西北比较常见的作物,在六七月的时候正当盛开的时节,我去的时候见到了绿油油的一片片,在山地的地貌起伏下显得尤为壮观




这次我住的地方是在拉洞台村村长家,我们在村委办公,因为放假的时候有些晚,我去的时候拉洞台已经开始全面动工,大致的工作其实是做白杨沟村的小建筑,同时指导拉洞台的工人师傅们施工。也是这样的一次在地经历让我知道了其实一个好的建筑不仅是设计本身,要经历很多方的沟通实践以及磨合才能做到的。尤其是在和施工团队的磨合中,更是需要很多的耐心和沟通技巧,一个村标的多层状细部构造需要在实践中和工人师傅们有过很多次的沟通商量才能实现。虽然有的时候大家去沟通完会很丧气甚至会和工队就细部的处理吵架,但是在问题一个个解决的过程中,能够有所进展也是有成就感和开心的。这种成就感是别的东西所带不来的。木工的制作是需要精细的构造和工人师傅的丰富经验才能达到的,在过程中,主创的同事去沟通的过程中多次崩溃整改,好在最后的效果还是很好的,令人欣慰。延展的坡度在田野和草原中远看有一种自由舒展感觉,尤其是原木色搭配七月的田野尤其相得益彰。



虽然在现代化进程中,很多富有传统特色的东西都在逐渐消失,后来一次去奶奶(村长的母亲)家蹭饭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奶奶的暖房和院子是一个很有细节构造的传统民居,同时在储存室里面也有很多带有大西北特色的小物件,如果村长和弟弟家的民宿要进行的一些改造,这些都是些带有家族年代特色的老宝贝~不得不说在之前的同事小伙伴们和村长家人的相处中,村长和家人意识到了老东西带有历史脉络的珍贵性,大嫂会把老罐子拿出来插花,叔叔也会想把漂亮的木窗框用到新房子的改建中,这样也可以让以前生活的痕迹融入之后的新生活中,在时间的更替中,旧的物件自然而然的说着这一家人的老故事。想来叔叔也会可以从老窗户中看到自己童年生活的痕迹。



在一次领导去另一个村视察中,我头次看见了老的砖窑,觉得这个窑洞也是一个很有风味的老建筑,看到的第一眼其实是联想到了康的建筑里的那种序列感和仪式感,要是能改造成村民的文化聚集地,一定是极好的。


在生活的一个月中,值得一提的当然还是可爱的当地村民啦。我们住在村长家里,自然是和村长家里人很熟悉啦,村长是个很可爱的叔叔,后来越来越熟悉的过程中,还开玩笑说村长是我们的阿大,我们都是村长家的丫头~小朋友们都很可爱,我们在闲暇时光会一起玩耍,去田里撒欢~后来村长的太太(大嫂)在青稞成熟的时候还带我们去摘青稞吃,也算是当了一次当地人啦!








村长家的屋顶简直就是世界无敌的观景台,每天黄昏的时候,只要坐在屋顶上,就会觉得自己活在纪录片的梦境里,彩色的天空编织了一个独属于七八月的梦境。有的时候只要躺在屋顶上就可以看见漫天的星星都在对着我眨眼睛,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










一个月的生活虽然不够长,还有好多事情想干。但是照片好像也没有完全放完,想起来点什么也许就还是会加一点啦。这一个月的生活真的是像梦一样,我还有了自己的当地名字阿依舍,也许下次去就也会像回家一样啦。
我好喜欢祁连,好喜欢拉洞台,我喜欢这里的风景,更喜欢这里的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