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游记
吉林省有个吉林市,吉林市有个雾凇岛,每逢冬季大雾过后,雾凇景致颇为动人,我心动已久,却也懒得自行谋划。但为何这一久未实现的愿望能够实现呢?(咳咳,问得好刻意)其实小悦、晓燕和我本来想在期末这个长长的假期(2333)去延吉的,但未曾想到的是中间虽有六天的时间差,但重要的科目几乎都放到了后面,让人不敢掉以轻心,所以这个计划就被搁置了起来。但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啊,也比较心大,中间找同行伙伴的过程按下不表,总之我踏上了第一次的独自旅行。
上午考完英语就直接打车去轻轨站,取票候车时才发现跟修镱轩、于润慧她们买的同一列高铁,也幸亏与他们同行,我才比较顺利地找到了公交车站,第一站是北山公园,到地方以后先找了家牛肉面馆,吃了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这大概是一家人开的店,母亲做帮工,儿子管厨房。我带着单反一路上吸引了诸多人的注意。因为走得匆忙,我忘了带手套,而这吉林的天气尚不允许我徒手拍摄,否则我估计手就废了。
北山公园是吉林市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每逢年末过年的时候(一说平时也有)都会有庙会。我去的时候尚未开始,但是我也有一些趣事想要记录。站在北山公园外便可看到山上的庙宇,一个大大的“佛”字,但却找不到山门何处。我索性先绕着山走,向游乐场的声音走去。果然是市民的休闲场所,大冬天冰雪素裹的时候仍有很多人放风筝、锻炼,但因是工作日的缘故,在那儿的大概都是大爷大妈、爷爷奶奶级的。绕了一圈之后终于绕进了广场,途经一片小型私人开的游乐场,真是让我感受到了东北人民在冰场上的豪迈与自信,成群结队的穿着冰刀的玩家上至几十岁的老大爷,下至几岁的低龄幼儿都在其中。进到广场绕过雕塑碰到一群跳集体舞的男女,然而并不知道他们跳的是什么舞,比广场舞洋气一些。
顺着台阶向上便是在山下看到的庙宇,奇怪的是里面供奉的好像是道教的神像,似乎能看到儒释道融合的痕迹。这座庙宇毁于一场动乱,后又重建,供奉着一位舍己为人的医神,传说他可以接过别人的病痛从而让其痊愈。在下山的路上我看到一个年轻男子一步一叩,上山祈愿,似乎也印证了它的灵验。山路的另一侧是平安鼓楼,后现代建筑物,便没有多加关心。台阶两侧有许多年岁久远的石碑,保护不力,碑文已不可见。从庙宇下来的时候碰见一个卖康乐果的老奶奶,头发全白,我花了两块钱买了一袋,她提醒我说一会可能会碰到一个女人硬缠着你买,我提出给她拍张照片,她答应了说:“行,你都买我的康乐果了。”拍完跟她并行了一段时间,她跟我说:“行啊,摄影师就得多拍照片,跟我家老头子一样,净拿手机拍我”,让人觉得她一定过得很幸福。
从平安鼓楼下来,北山公园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便打算坐车去教堂,偏巧车站旁边就是满族博物馆,不凑巧的是十个展厅得有九个是关着的,剩下那一个还是三个满族后裔专门找了工作人员参观。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后一个满族萨满。
这趟公交车格外慢,但所有等车的人都很有礼貌,队伍排得整整齐齐。吉林市被松江横穿而过,分为江南、江北两部分,在吉林的这两天我常常穿江而过。教堂就坐落在江边,哥特式建筑,鸽子似乎是必须存在的元素。因为穿少了,这个时候我已然冻的无法再在室外待着,再加上公交所需的时间也太长,本想去东北电力看看的心也被早回宾馆待着暖和的心占据了。宾馆位置很偏,但设施很好,坐公交坐到终点站,在徒步两千米左右到达。走的时候还在想有些危险,因为穿越了一个很破落的小区,一个失去了一条腿的女人走在我前面,我想这里地皮应该不贵。
定的圆床房,直径两米,随意打滚。但因为已经冻透了,即使在暖和的环境呆了很长时间也依然觉得浑身冷,有些发烧的感觉,睡了一会再起来就好多了,下楼去超市买了一袋零食当晚饭,那个延边风味鱼我是真吃不惯。晚上折腾到很晚才睡,一直在看电视或玩手机。Wifi信号不太好,本想用电脑看视频,电脑偏又坏了……问苑帅该怎么去雾凇岛,他说那里太远,推荐我去万达江边。
第二天早上九点来钟起床,打电话给114查询雾凇情况后收拾退房,出门打了辆车,在车上就发觉今天的雾凇情况不错。到万达江边拍了许多照片,真心感受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江面冰川融化,水鸭子畅游其中,远处的高楼伫立,弯弯曲曲的马路交错纵横。预计下午走,剩下的一点时间去参观了世纪广场和市博,陨石展也是很不错的。
下午回长春的车还是不少的,但可恶的支付宝反应迟钝导致我买成了长春到吉林的,退票手续费7元……回来的时候体验了一把一等座,列车长真的很帅,偷拍没拍好。
至此,吉林之旅落下帷幕。
随想:吉林西站是张作霖修建,林徽因设计,梁思成审定;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是古代满族人居住地,意思是“沿江的城池”;吉林毓文中学是金日成读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