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相对论的一些看法
最近,闲着无聊,便较详细地看了一下狭义相对论,也粗略了解了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的理论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听闻之后或许会觉得深不可测,甚至给人造成一种神秘感。
纵观相对论,我发现狭义相对论部分内容充实、精彩,令我惊叹!然而在广义相对论中我却发现了一些值得怀疑和深思的地方。爱因斯坦当时在扩大狭义相对论的适用范围时提出了等效原理(加速系中的惯性力等效于惯性系中的引力),这也是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基础,进而爱因斯坦理性地认为任何物体都受到引力的作用,光子也不例外。于是,他从光线偏折导出空间弯曲,甚至时间弯曲(强引力的作用),这也是为了克服狭义相对论的不足。但我认为爱因斯坦这一系列的猜想忽略了一些基本的前提条件,我这里暂且针对介质作用作一个说明。
当时,爱因斯坦是默认引力场附近为真空状态,不存在任何介质(包括引力子),我却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关于光线偏折,我们可以这么思考,而且不需要考虑任何非惯性参考系的相互影响,内径与外径的光子速度并不相等,且内径速度小于外径中的光子速度,这是因为内径光子与其附近的引力场发生相互作用(不断吸收、释放光子)的强度大于外径中的光子,这就延缓了外径的光子速度。这是因为当光子进入到真空以外的其他介质的时候,由于某些微观粒子的作用,这些粒子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放出光子的频率增加了,使光子在单位时间内向前运动的路径减少,速度减慢(本人认为,引力红移用此解释也不是不可以)。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知道了光子在路径不同的情况下,为什么传播时间是相等的了。另外,若是真存在空间扭曲规律的话,那么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一切都是徒劳的,这比量子理论中的不确定性还要可悲!因为我们无法判断我们所处的世界到底是不是处于加速系中,也无法得知外太空的世界在如何运动,一切都是未知的,这也决定了我们无法用非惯性系来解释某种物理运动规律,因为我们尚无法确定自己在以怎样的形式运动。
最后,在提出相对论时,爱因斯坦也并没有讨论温度的作用,电磁场变化的影响等等,这些也直接导致了其理论的不完善性。当然,作为社会学院的一名文科生,我并没有深入研究博大精深的理论物理学,我的上述这些观点和看法并不一定正确,真正的科学真理还有待后人的努力探索和发现,毕竟真理只有一个,人类至今还未将其捞出!(2011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