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顿饭改变我对杭州的认知,原因是……

杭州这个城市,每一次去都给我不一样的感受。五年前闺蜜嫁到杭州,我去参加婚礼,那是我第一次到杭州,吃的第一餐就是婚宴。

那时候觉得杭州的餐厅好热情,不断的上新菜,不断的撤下盘子,一个半小时过去感觉上了一桌新菜。但对于味道,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好像挺清淡?比较甜?记忆里那个味道就像大雾里的西湖,只剩一个轮廓,淡淡的记不清楚。

第二次去杭州是去年和欧阳娜娜三姐妹录《年味有fun》,那期刚好赶上周末,西湖人挤人,我们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简直寸步难行,楼外楼的西湖醋鱼是录制的道具,一早做出来等着被拍,等我们到的时候,糖醋汁已经结了一层壳,又冷又甜腻,一点名菜风采都没感受到就结束了。

直到这次和董老师一起去拜访陈立老师,才好好认识了杭州,也完全颠覆了之前对于杭帮菜的印象。(所以说,有懂行的朋友带路太重要了,感谢董老师。)
错过人多的假期,杭州是个容易让人爱上的城市
我们住在西湖风景区的紫萱度假村,是由7间精舍和2幢别墅组成的开放式度假村。晚上才落地,下过雨的石板路窄而曲折,灯光很暗,空气里弥漫着看不见的桂花香。接我的小姐姐道路谙熟,走得飞快,带着我高高低低走了很久,才隐约看见院子透出的灯光。我问她:“这里有多大?”她说她也说不清具体有多大,酒店区域和景区是连在一起的。夜色越来越浓,抬头什么都看不见,却让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清早是被鸟叫声叫醒的,透过落地玻璃窗向外往,我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有多仙!山林、清泉、桂花树,自由来去的鸟儿,应该就是神仙眷侣归隐江湖的地方吧!

早餐是这样的,很鲜很应景有木有?

从房间出来没走两步就到了水边,金色锦鲤从眼前游过,巨大个儿,岸边的野生鸡冠花开的错落有致,金银桂花铺满眼,香气浓郁,用董老师的话说,感觉喘气都能甜出糖尿病了。

陈立老师说,桂花都是雄的等雌的,雄花一茬一茬地开,可雌花总是不紧不慢地,雄花总跟不上雌桂花的节奏,等不到也撑不住(摊手)。(陈立老师是我见过知识结构最奇异的人,也非常擅长挖坑,他要把哪位男士喻作桂花,那一定不是好话,嘻嘻)

解香楼的午餐,湖滨28晚宴
不到11点,董老师就带着我们到紫萱的解香楼用餐,我对杭州美食印象的转变,就是从这顿饭开始的:精致不做作,婉约却能抓住你的胃,非常有分寸感。

油鸡枞蒜苗鲜鲍,鲍鱼生炒对一般的厨师来说算是道难题,如果火候控制不好的话,容易炒出橡皮筋口感的,今天这道口感相当动人,肉质弹嫩,汁水也非常饱满,可见师傅手艺了得!更难得是每根蒜薹都去了皮,像我这种对蒜薹从来都是敬而远之的人,这次也是放下戒备,安心去吃的,毫无生辣味,嫩且清甜,做的十分用心。(豌豆尖也是只掐尖来做菜的,都是食材最好的部分,感不感人o(╥﹏╥)o)~

这道白条鱼也是当天的一大亮点,师傅把切的像纸一样薄的西班牙火腿覆在鱼的身上,颜色艳丽,口感层次丰富,细腻又美味。

山核桃慕斯桃胶这个搭配我非常喜欢,本地山核桃做成慕斯,质地细腻,五香味浓重,甜中带咸,配上柔和清淡的桃胶,清爽滑润,对比强烈却非常和谐~杭州现在这个季节,除了桂花糕就是山核桃,冷燕姐说“吃了这个,感觉拆山核桃比拆螃蟹更值得!”


解香楼的这一餐风格更像是泛江南菜,食材应季,构思精巧,技艺高超。杭州带给我的惊喜不止于此,晚上的湖滨28,程师傅出大招啊,看菜单吓一跳,全部吃一遍绝对是体力的考验。

程师傅做了道栗子烧米鱼胶,米鱼是东海特产,营养价值非常高,据说润肺健脾的效果特别好,这么大的鲜鱼肚来之不易,配了秋栗子,浑身暖意。

董老师说这是他吃到过最好的蟹酿橙,鲜香细腻。

臭豆腐蒸东海白蟹上面撒了满满一层金蒜,巨好吃。

火焰黑松露脆皮乳鸭,鸭肉和松露片焖过后,香味直往鼻腔里窜,拦都拦不住!

程师傅的招牌菜扣肉,底下垫了一层笋干,已经煨的很软嫩了~我很好奇扣肉明明软烂到了极点,竟然还能成型,夹在烫面的栗子饼里吃,强烈的冲突感立即迸发,明知吃完胖三斤也心甘情愿!

陈立老师家宴,好吃是一场充满爱的趣味实验
言归正传,这趟来杭州的主题,是拜访陈立老师。
陈立老师是《风味人间》的顾问,是我录《风味实验室》时的嘉宾,在现场聊天的时候,就被他渊博的学识惊到了,于是和董老师约定,国庆假期之后一定要到杭州来拜访他。

我以为陈立老师会把我和董老师约去某家餐厅,没想到见面是在他家里。陈立老师家很温馨,几个砂锅在厨房里冒着热气,陈立老师边和我们聊天边装烟斗,师母则在一旁泡茶,配合默契又舒适,相当令人羡慕。

他们俩研究菜,就像做实验一样。比如我吃了三大碗的法国白玉蜗牛,陈立老师就试过用白葡萄酒等等各种酒来腌制去腥,总觉得牙感稍差,不够软糯。有一天又买好蜗牛,用杜松子酒腌了,没想到口感特别合适,加汤与青椒西红柿一起煮制,起锅前再放三片芝士和一大碗蒜,味道妙不可言!法国蜗牛中式做法,也只有在老师和师母琴瑟和鸣的配合中,才能实验出来这么一道人间佳肴(我已经决定要试着做一下了~)。

陈立老师说自己的烹饪技巧并不好,善用构思来弥补,于是菜单上少有爆炒之类对火候要求较高的菜。我觉得他是谦虚了,那道虾籽炒笋做的就鲜美异常,而且虾籽裹的非常均匀,一看就是行家里手呀。

陈立老师透露了小诀窍,那就是低油温时先放虾籽,借助升高的油温,让虾籽均匀的沾满在笋上。他家旁边是一个小菜场,这时节最新鲜的笋子一早就从市场进了厨房,裹上咸鲜的虾籽就是一道海陆美味。

陈立老师是我敬重的博学大家,他家居然是杭州有名的深夜食堂,这可是我没想到的。听说经常有各路朋友在傍晚到深夜陆续跑来敲门吃饭,老师和师母也总是能变出一桌美味,来招待这些饥饿的朋友。饭后喝茶聊天,看见茶几上有一排烟斗,原来是老师自己做了烟丝,来做客的男士朋友都在这里留下了刻有名字的烟斗,喝茶抽烟斗,聊宇宙内外神奇的事情。

老师的烟丝放的很是讲究,说往烟斗里放的时候第一下要像婴儿,第二下像儿童,第三下像少女,从轻柔到微微用力再到紧致,烟抽起来才舒服。可惜我一个女子不会抽烟,要不真想留一个烟斗在老师家里陈列,成为那道风景里的一员。

大晚上的,写完这三顿饭,又想去杭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