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是比人类更高级的生命 读《基因传》《众病之王 癌症传》有感
最近重听悉多达·穆克吉的两本书《基因传》和《众病之王:癌症传》,想要去寻找癌症的秘密,想弄明白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得癌症?
原来,癌症是比人类更早出现,科学家们在恐龙化石中已经找到癌细胞。癌症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基因非常有意思。
基因,专业的定义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的单位,它存储了生物信息,影响人的生/长/衰/病/老/死,它具有不受控制、畸形快速生长、吞噬生命的特点。我更喜欢作者对基因的比喻,他把基因比喻成菜谱,虽然材料相同、流程相同,但会因为大厨的烹饪技巧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口味。用人的性别取向举例来理解作者的说法。sry基因是决定人生理性别的主基因,但没有办法决定这个人究竟是喜欢异性还是同性,决定人性别取向的往往是社会环境、文化影响造成的。所以说,主调节基因虽然能决定流程最关键的走向,但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最终结果。
外部环境对基因的影响,作者用1944年德国占领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为例,向世人说明了外部环境是如何去影响基因,对后代造成影响的。德国占领下的阿姆斯特丹被限制食物和煤的供给,每个人一天只有3颗土豆,研究表明: 1)这个时期的儿童,发育迟缓并患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等; 2)这个时期受孕的胎儿,患慢性病的也非常多,这是因为在妈妈营养不良的情况下,胎儿要改变代谢,争取更多的脂肪。所以这个时期受孕的胎儿,成年后换代谢紊乱和肥胖病症的人很多; 3)对经历过这个时期人群的第三代进行了跟踪研究,表明他们有大几率得类似的慢性病。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基因是有记忆的,会遗传给后代,且会影响二至三代人。
现代人癌症高发,是因为人的寿命增加发病率变高,再加之医疗水平的进步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癌症,但癌症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因突变。现代医学已经可以对基因进行检测,美国最新的消息是已经向国民免费进行基因检测,那人类是否就此可以战胜癌症。
答案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
虽然基因诊断和基因剪辑在预防和治疗领域运用的潜力非常大,每个人可以了解自己携带什么样的致病基因,患不同遗传疾病的几率有多少,但想通过基因修改技术去剪辑掉致病基因达到痊愈还是不可能,因为人类对于基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作用知之甚少,而癌症医学干预的是人类的基因密码,这就意味着人类很可能没有办法把癌症从自己的身体里分离出来。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细胞每分裂一次,就会发生一定数目的基因突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基因突变在人体的细胞里不断累积,直到有一天,某些基因突变引起了一个细胞的癌变,这个癌细胞具有在遗传上的高度不稳定,它每分裂一次,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出现更多新的突变。这些新突变有的赋予了癌细胞运动的能力,于是癌症转移了;有的赋予了癌细胞耐药的特性,于是癌症在化疗缓解以后又复发了;有的突变赋予了癌细胞加速生长的能力,于是肿块突然有一天迅速变大了。这些突变在癌细胞里不断地重复,癌细胞由此实现了连续的自我迭代和升级,也就获得了越来越强大的生存能力。
作者举了个例子:美宫颈癌患者身体里提取的癌细胞,在实验室培养了68年,迄今仍然在迅速增生,没有出现任何衰老和死亡的现象。
基因,给人类写出了剧本,却留下了不按剧本演戏的空间。
癌症,是比人类更高级的版本,癌症是进化的结果,它就像个影子,永远是生命组成的一部分。
面对癌症,我们能做的是尽量不要造成外部环境对基因的刺激,刺激它癌变。如果我们罹患癌症,我们只能坦然接受。如果我们罹患癌症,我们只能坦然接受。
或许有一天,癌细胞进化成有思考能力的生命形态,那就是人类面灭绝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