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辭梳理記誦二(本南懷瑾先生《易經系傳別講》)
111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
一陰一陽之道,宇宙體用、應用之道也。
一陰一陽就是一善一惡,天地間善惡是非,哪一個對?都不是絕對的。所以孔子加了一個“至”,止於至善,什麼叫至善?至善是沒有善,也沒有惡。繼之者善也,善繼,就是均勻調和。你們要想成道,光靠打坐練氣功沒有用啊!要有善行的成就才可以。
中國文化開始只分兩層,性跟情。一切所來自的那個東西叫性,它所起作用的叫做情,這就是性情之分。成之者性也——是本體功能的性,換句話說,也就是一陰一陽之謂情。所以看風水講究來山去水,山勢要環拱,水要來朝,才叫有情。要想成道,必須明心見性。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什麼最富有?只有天地、自然最富有。t天地製造萬物而不佔有,他生出萬物是給我們用的,他自己不要,因此最富有。
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要了解易經,必須要了解掛與象,就是要會畫卦,八八六十四卦要背得來,每一卦的變化現象都要知道;不但要知道象,還要知道數。數有先天數,後天數,這些都要記得。先天數依“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的次序數字;後天數是依洛書配後天卦的數字,坎一坤二震三巺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後人變成歌訣,以便記誦:
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寄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
為何先後天數配合不同?後天數以合十為主,合十就是合攏來為十。先天數以陰陽極配合中和而來。故說:極數知來之謂占。但各位要注意,占是占,卜是卜,以數求之謂之占,工具算卦謂之卜。
144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止,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御,就是邊際;
要體會易學的道理,必須要靜。要有最寧靜的境界,靜得一點雜念也沒有,要有至靜、至正的頭腦與心情,才能研究易經。
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至善配至德。
其靜也專,就是靜到極點。就是老子講的“致虛極,守靜篤”。要空靈到極點,要寧靜到極點,那個境界,才算是“專”。若沒有修到空靈寧靜的極點,不可能得到純陽之體。
但學易經的人要注意啊,這只是乾卦的一面,可以說它是陽中之陰的一面,或陰中之陽的一面。這是講它的靜態。打坐之人,從這一卦就可以了解“其動也直”的道理了。靜極了就動啦!陰極就陽生。靜到極點,氣脈就動了。乾卦一動,功能非常大,像打高爾夫一樣,將打未打,是其靜也專,一桿子打出去,打得很遠,就是其動也直。球未進洞是陽,等一轉彎進了洞,便又成陰了。
道家有句話說:如要長生,腹內常空;若要不死,腸中無屎。要常常清理它!道家有所謂”休糧辟穀“,所以才有”想要長生,腹內常空“的話。一個人要隨時保持腹內的空靈,不要吃得消化不良,搞壞了腸胃。老實說,除了特殊的災害,現在很少有人是餓死的,多半是吃死的。修道人修到氣充滿了,腸胃中沒有剩餘的廢物,腸子都變得晶瑩透明,這個時候才可以煉提肛。不然搞這些,非要他的命不可。那不是修道,那是修死。但煉這些都解決不了生死問題,要修道便要踏踏實實的走正路才行。
156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得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成性存存,道義之門。這是孔子最精彩的一句話。在人生哲學中不僅僅是易經,也與修道有關。真的了解易經那個道統,宇宙萬物有那個道體的境界,它永遠是生生不死的。存存,就是這個樣子。只有佛家“如來”兩字翻譯得最好,就是“如如不動”。並不是說不動啊!只是好像不動。就像義者宜也,相宜的宜,要恰到好處。
162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赜,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吉凶,是故謂之爻。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至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莊子:交臂非故。一切都在變化之中。
掛在卦后為繫,解釋卦的為辭。
不可惡,因為能善能惡,不用人的意識去分別,所以沒有什麼煩惱。
鶴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此為中孚九二爻的爻辭,上巽下兌,合為風澤中孚,序卦第六十一卦。中庸的道理就是從中孚來,中孚由坤卦變來。子曰:“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亦可以無大過矣。”這個卦象加周公的爻辭,他明白了人生的境界:一個人的言和行事最重要不過的。如果是真君子,別說議會,就是在自己家中隨便講一句話,“善——則千里之外應之”,不要認為,一句話沒有什麼,可以隨便說。拿現在的物理科學說,我們動了一個思想、念頭,人在頭頂所放的光就不同,可以拿相機照出來,壞念頭是黑光,好念頭是白光,各種心念所放光的顏色都不同。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同人九五爻,天火卦。九五爻是帝王之位,不能再高了。拿卦來講,每一卦的第二、五爻都是好的,什麼道理呢?第二爻為內卦的第三爻之中,第五爻為外卦的第三爻之中,所以人生一切最好的就是得其時、得其位。時就是運氣,位就是空間。可是周公爻辭“先號咷而後笑”,像倆老友見面,大聲一叫隨即擁抱起來,就這麼個現象,所以學易經最好會畫漫畫,每個故事的卦象都畫下來,又是另一番境界了。
我們學易經看一個卦,要從多方面去看。譬如這個天火同人卦,馬上要想到它的綜卦是什麼?錯卦是什麼?交互卦是什麼?乃至交互卦的錯綜複雜又是什麼?——這樣一來,你的卦乃至於將方位都搞熟啦。每卦、每句話、每件事情、每個現象,要從多方面去考慮它。
同人的錯卦(立場相對的卦)為地水師,所謂錯卦的道理,即立場相同,目標不同,兩個觀點的方向不同。地水師的錯、綜卦又是什麼?——一個卦一來,要“十面玲瓏”地去看,才能了解每個卦進行中間的各種變化。
初六,藉用白茅。無咎。子曰:茍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無所失矣。
此為大過卦初爻的爻辭。上兌下巽,澤風大過。錯卦山雷頤,無綜卦。
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這是謙卦(山地謙)九三爻的爻辭。山最高了,但它卻處在平地的下面,而平地呢,又在山頂上。謙卦的道理就是這樣,你到了最高處,就要平實,不要認為自己高,這是謙的道理。意思是:最高處要是最平凡的,最平凡最恭下的就是謙卦。易經六十四卦,沒有一卦是大吉大利的,都是有好有壞,勉強說只有一個卦,就是謙卦,六爻皆吉。全部易經你懂了,不要學了,只學一卦就行了,那就是謙卦。萬事退一步就叫謙,不傲慢就叫謙,多說一聲謝謝、對不起就叫謙。
謙卦的卦象:九三爻下邊兩個陰爻,上面三爻也是陰爻。一群陰爻之中的一個陽爻,有如高高在上,但也很難有自處之道。謙卦上面有個“勞”字,勞謙。你隨時自己要勞苦,隨時隨地自己都要小心,要勤勞、努力,這是謙卦的卦象,謙卦的錯卦是履卦,履就是行動,所以一切行動都要特別小心才行。
孔子說,怎樣才能做到大吉大利呢?“語以其功下人者也”,自己功蓋天下,卻不以為功,德在人間,一切都在於幫助他人,自己不以為自己是在幫助,認為這都是應該的。能夠做到這樣,才能達到勞、謙,君子有終,吉。
亢龍有悔。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不出戶庭,無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水澤節卦,錯卦是火山旅,綜卦是風水渙。
一個卦下来,反面的後果、內部變化,從它的錯卦、綜卦、互卦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這一種卜卦的方法,就是後來江湖上所流傳的梅花易數。
梅花易數大多認為是邵康節先生流傳下來的。梅花易數的方法,通常是用年支、月、日時的數字來決定體卦與用卦,再用互卦看卦的發展而論吉凶得失。假設現在是壬子年陰曆九月十二日申時來卜。壬子年:子數一,九月數九,十二日數十二,一加九加十二等於二十二。(年月日時),二十二除八,餘數是六;六是坎,上卦是坎。
申時,申是九,加上二十二(年月日時),等於三十一,三十一除以八馀七,七為艮,所以下卦是艮。这這樣就得出了山水蹇卦。
213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以上講的是解卦的六三爻。身懷貴重之物,若不知藏,易自招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