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爸爸富爸爸丨读书笔记——罗伯特清崎
※:为摘抄部分;◎:为评论部分
写在前面:
初次听说这本书还是三年前,以前一个同事推荐,说这是一门理财的入门书籍;我记得他推荐给我时,我还说,以我现在的这点工资,自己花都不够,哪有闲钱理财啊,等以后我有钱了再看吧。
然后这本书的书名就一直躺在我的预读书单里,直到最近,工资有所盈余,想着这钱留在银行里有点浪费,也是时候开始理财攒钱为以后做打算了,遂买了这本书来看;
看后发现,其实自己以前的很多想法,比如说有了钱再理财、年纪轻不用存钱,等等想法其实是错的。书中的很多观点都有借鉴意义。
笔记部分:
※穷人之所以越来越穷,中产阶级之所以总是在债务的泥潭中挣扎,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对金钱的观念不是来自学校,而是来自家庭。
◎人的任何观念受家庭影响都很大,甚至可以说,我们是父母观念的复刻品也不为过。我对钱财的吝惜就源于父母的节俭思想。
※穷人和破产者之间的区别是,破产是暂时的,而贫穷是永久的。
◎贫穷的是思想,而破产的只是数字;数字易动,思想难改。
◎我们为什么可以一边抱怨老板的压榨,同事的冷漠,客户的刁难,而又可以长时间忍受下去,而不反抗?
※因为大多数人希望稳稳妥妥的挣钱,他们很少有挣钱的激情,于是只好有没钱的恐惧,即使低工资,也只能忍受。
※即使选择辞职,然后去找另一份工作,期望能得到更好的机会、更高的报酬,认为一份新的工作或更高的报酬会解决所有问题。而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
※人们不喜欢去分辨真想,去思考,只是对感受做出反应。当感到恐惧时,就去工作,希望钱能消除恐惧,但钱是不可能消除恐惧的。于是,恐惧追逐着他们,他们只好又去工作,希望钱能消除恐惧,但还是无法摆脱恐惧。恐惧使他们落入工作的陷阱,挣钱——工作——挣钱,希望有一天能消除恐惧。但每天他们起床时,就会发现恐惧又同他们一起醒来了。恐惧使成千上万的人彻夜难眠,忧心忡忡。所以他们又起床去工作了,希望薪水能杀死恐惧。钱主宰着他们的生活,他们拒绝去分辨真相,钱控制了他们的情感和灵魂。
※一份工作并不能长期解决你的经济问题。
※因为害怕和贪婪,大多数人生活在挣工资、加薪、劳动保护之中,而不问这种感情支配思想的生活之路通向哪里。这就像一幅画:驴子在拼命拉车,因为车夫在它鼻子前面放了个胡萝卜。车夫知道该把车驶到哪里,而萝卜却只是在追求一个幻想。
◎很多的想当然即是幻想,可有些确实是指导前进的动力,要怎么分辨呢?
※工作只是面对长期问题的一种暂时的解决办法。大多数人心里只有一个问题,并且是短暂的,那就是月末要付账单了,于是又感到恐惧了。钱控制了他们的生活,或者说对钱的无知或恐惧控制了他们的生活。
◎事实就是这样,想到最近一个例子,身边一个同事每天都在抱怨多么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可是又不敢辞职,因为手里没有存款,如果辞职,不能快速找到新的工作的话,就会无法应对日常生活开销。
※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债务,只不过他们以为那些就是资产。
◎确实,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的只有各种贷款,车贷、房贷。。。
※如果你想变富,只需在一生中不断地买入资产就行了,如果你想变穷或成为中产阶级,只需不断地买入负债。
◎买入资产为了增加手里的现金流,而负债增多只会让现金流越来越紧张。
※决定拥有很昂贵的房子,而不是早早的开始证券投资,将对一个人的财务生活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冲击:
1. 失去了用其他资产增值的时机
2. 本可以用来投资的资产将用于支付房子的各种高额、长期开支。
3. 失去受教育机会。人们经常把他们的房子、储蓄和退休金计划列入他们的资产项目。
◎这也是一种让现金流失去活力的错误做法。
※我们前进的障碍很少是由于缺乏技术性的信息,更多的是由于缺乏自信。
在现实世界里,人们往往是依靠勇气而不是聪明去领先于其他人的。
◎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年纪大了,这些新鲜事物学不会了,我不懂财务知识,所以不敢学习,我太胖了,不要站在前面,我不好看,也别要求别人太高。。。这些都是因为不自信而带来的偏低自我认知。
想想马云、王健林、乔布斯还不都是首先碰触了别人不了解的领域,敢为人先才赶上风口,成就一番事业的吗。
※如果你即将破产,那就破产的更严重些
◎破产的只是数字而已,而数字没有任何意义。
◎开启财富之门的方法
※想一个超现实的理由,注意精神的力量,给自己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或目标。
※每天做出自己的选择,不从众,不逃避。
※慎重的选择朋友,努力和成功会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