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讲究一个静字
现今,许多名人流行写书法,墨汁未干,便急巴巴地拍照张贴出来,在他们的微博上一幅幅地看过去,实在是一脸的媚态娇憨,说到底,没有一点静气。不论写作还是书法,与身处的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听从内心的召唤,才会走得远点。
叶圣陶先生曾经感叹:谁要是娶到了张家的四姐妹,肯定会幸福一辈子。
叶先生这话,有两层意思,不仅夸扬了四姐妹的容貌,更多的是激赏这四位女子的文化修养与深厚内涵。大姐嫁了当年的昆曲台柱子,去了宝岛定居;二姐、三姐分别嫁了语言学家和作家,都过得挺不错;四妹嫁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难为卞之琳苦追了她那么多年。多年以后,卞之琳等来一个访美机会,依旧施施然居在充和家里。
四姐妹一个一个成为传奇,跟优良的家教是分不开的,她们无一例外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颖,所以,都走出了一段一段光鲜的路来。前阵子,看杨绛的札记,她细细回忆自己9岁离家,去上海读启明小学、教会中学的往事,均为外籍人士办学,英文、意大利文都要学……我不免内心澎湃——这就是高起点啊,一样得益于父亲开阔的眼光、长远的打算,所以才有了子女们一步一步的高台阶……
都说张充和的昆曲唱得好,我无缘聆听,倒在电视上看见过一回她二姐张允和的唱段。老太太当年八十多岁了,一根乌黑的长辫子绕着额际盘一圈,往镜头前一站,不开腔,就有一种民国味。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