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与陌生人的散步
万圣节前夜参加了一个豆瓣线下活动,散步。从徐家汇地铁站途径徐家汇公园再到淮海中路,一行大概十一二人,晚上七点半走到八点半。
领队是一个小姐姐,个子不高,圆圆的脸,长长的麻花辫,很亲切的样子。引领路线的是一个巴西大叔,领队叫他皮特,据他自己介绍说是一个化学工程师。来上海7年了,作为基督徒,每个周末都会来徐家汇教堂礼拜,礼拜完毕便会在这条路线闲逛,沿途车辆和人流还算比较少,路边的一些餐馆、小酒馆精致且安静,他觉得很美。如此听来,这条线路应当很适合一个人闲逛方能体会到那种宁静的韵味。像吃河鲜,清蒸才能出味,辣椒爆炒是热闹,但是可能不是食客要的风味。也许今晚,我可以自己去走一走,感受一下。
既然是团体活动,也想让自己拿出社交的活力,确认下,它们还在不在。蹩脚的英文和蹩脚的中文相加,竟然也可以跟皮特聊个七七八八。队伍里有一个也是学法律的小姐姐,在事务所工作,刚来上海想拓宽下人际关系。还有一位上海体育学院的女老师,女子篮球选手,身形挺拔。有做IT的,有在恒隆上班的,有搞艺术的,有白领。。。半途,有个白领小姑娘过来搭讪,大致是她与律师同行小姐姐话不投机后来找我们凑对儿,中途突然想挽着我,大概感受到了我的僵硬,三五分钟后就作罢了。结束后竟发现有个小伙伴也住在松江区,于是相约一起搭9号线。是一个帅气的男孩子,30岁,从小学习武术,后来应征入伍,退伍后在美术学院进修,现在在导师的工作室帮忙。男孩子身形挺拔,眉目清秀,气质沉稳,可见学历高低与气质并无必然关系。男孩很健谈,主动聊起自己想转行电影,并分享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总体而言是一个追求自己心中所向的人。听闻我对看画展的兴趣后,立刻很热心的分享了几幅画,多是他去看展时候拍摄的一些精品。其中有一幅,他告诉我,这是规整与洒脱的对比,是中国的禅与道。可惜他现在已经不太创作了,希望他在电影的道路上走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