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的诗》让生活多一点怦然心动的美好
作者顾城,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一、名人解读
顾城被人们称为“童话诗人”。他的确是一个“童年情结”极强的人,他固守在自己那片单纯、晶亮的童年经验里,他偏执地拒绝着成熟。但是,顾城诗歌的“童话”性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童话。通过细读我们会发现,顾城的“童话”,是涉过了骚动不宁的内心风暴后,重返童年的“家园”,或者说是诗人在向人们呼求:在这个心灵流浪的年代,让我倾诉我的家园!让我重返孩子般的纯真和明亮!
——陈超(诗人、批评家)
顾城的天才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天才表现在不止一个方面,例如,他对于语言的敏感,对语言质量、非语义,对声光、基质、温度都非常敏感。他的绘画让我非常吃惊,他对线条的感觉好极了,既使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人,线条都不可能画得那么有意味,包括他奇怪的想象和构图。他对哲学的感悟力也非常高,有一种穿透力,这首先是一种天赋。可以说他作为诗人的那种灵性渗透到他所有的方面。
——唐晓渡(诗人、批评家)
顾城基本上是一个抓住什么都能写的诗人。他最棒的地方是他对于世界、对于生活事物的感受力特别强,同时还有很强的想象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顾城更像一个十足的艺术家,一个非常敏感的艺术家,一个优秀而重要的艺术家,尤其是到后来,我觉得他是越来越好。
——西川(诗人、翻译家)
读者书评
读者:破劍式
大诗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灵魂,一个永远醒着微笑而痛苦的灵魂,一个注视着酒杯、万物的反光和自身的灵魂,一个在河岸上注视着血液、思想、情感的灵魂,一片为爱驱动、光的灵魂,在一层又一层物象的幻影中前进。
他无所知又全知,他无所求又尽求,他全知所以微笑,他尽求所以痛苦。
人类的电流都聚集在他身上,使他永远临近那个聚变、那个可能的工作,用一个词把生命从有限中释放出来,趋向无限。使生命永远自由地生活在它主宰的万物之中。他具有造物的力量。
读者:Van
因为看诗人的故事,深切地痛哭了一场。
顾城和烨都是善良的人,然而自私与欲望最终轻而易举地毁灭了他们的生活,只剩下一座漂浮在南半球岛屿上的,或许就是天才的困境,面对现实,还击无力。
天真得像孩子,也脆弱如斯。
读者:伍六六
如果不看你的诗
我永远不知道该怎么做一个孩子
怎么样才算是个孩子
许多年前的回忆 停留在棒棒糖 跳皮筋 被爸妈看着写作业 撒谎被老师拎到讲台上骂
而你呢 你的太阳 你的星光 你的草地 尽管一切艰苦想磨灭你的天真 可你死不放手 到底抱着你的天真去世
我内心从没这样灿烂过——直到一一读完你每句诗
读者:Alex
顾城的诗是唯美的,清新的,如同宇宙里闪耀的星星,早晨的露水,微风的气息。在这个文化速食的年代,有性灵的诗歌,足矣。
读者:四号男嘉宾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 于是便把这世界吟唱出来。他是个孩子 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所以他一生也没学会如何活在成人世界。或许他的死是最好的结局了,他把自己永远留在了那个童话世界 也只有读他的诗时才能又见到他那颗赤诚的心了。
经典语录
夜里温热的柏油,黏住所有星星
推开门之前
带上最合法的表情
你疲倦的像叶子,
接受了九月的骄阳。
暴雨冲洗着,我灵魂的底片
我喜欢精致的赞美,像海风喜欢你的头发。
清明淡紫色的风颤动着——溶去了繁杂、喧嚷
我是黄昏的儿子我在金黄的天幕下醒来快乐地啼哭,又悲伤地笑
【小贴士】:本集完,下集见,作者QQ/微信:726376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