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后我们再回头来看看“娱乐至死的抖音”
几个月前,朋友圈纷纷转载讨论“娱乐至死的抖音”让人们开始长时间碎片式接受信息,而开始放弃长时间思考。短暂的娱乐让人如温水煮青蛙一般渐渐丧失专注进取的机会。而这起因是缘由于一个在抖音上很红的“温婉”被封禁而引起的激烈讨论。

在此之前我也有看过抖音,但看起来都是很多无脑的搞笑片段,并且是全网性质的雷同梗,同样一个梗一定要有千万人来演绎,所以当时觉得这文章点醒了很多人,深表赞同。而由于“温婉”的效应,巨大的好奇心驱使下我开始刷起了抖音(当然这个好奇心还是有区分的,比如我不会做塞个灯泡进嘴巴里这种事),这一开始刷不要紧,顿时感觉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首先,抖音和其他社交媒体,比如微博,脸书等其实是一样的,只是载体形式不同。当我们判定他碎片化信息的时候,其不可否认的本质是借由本世纪创新科技较之以往的高度发展,使信息呈现爆炸性增长和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精分化,而这并不是抖音的问题,相反抖音所呈现的短视频的方式更加立体,生动化。
第二,一个深刻的发现,就是在抖音上活跃的除了大部分认为的中小城市的人以外,其实大部分都是青年人,95后,00后,10后们。你会看到很多年轻人在抖音上,他们会以此为社交的形式Po出自己生活中的片段,或者优秀的表演,或者不开心的一小段,或者是搞笑的一小段,这是他们的时代,这是他们的社交方式,而作为已经生活工作了多年的80,70后们为什么不尝试接纳,一如曾经需要被接纳的我们一样。为何不用一颗年轻的心去体验更年轻的人的生活方式呢
第三,其实娱乐至死的从来都不是抖音,也不是其他社交媒体,而是我们的选择。大家只是在抨击结果,比如抨击漂亮又炫富的网红,可是从未想过为什么她们又是哪里来几百万的点击量?难道不是民众认同或者说是羡慕期盼这种金钱至上为导向的价值观吗?真正拥有这些价值观的难道不是网络上这些人吗?真正捧红这些让网友骂的网红不就是网友们本身吗?又何来抖音的娱乐至死呢
第四,必须要承认的是,抖音开始越来越多专业的人来Po一些专业的事,比如有人会在上面教人经济学,每天一个浅显易懂的经济学小故事,有人写书法,有人教英语,有人教画画,有人专业的舞蹈,有人每天丰盛的早餐,甚至其实,很多的抖音号已经是专业的商业化运作了,更是许多商家将产品在上面推广,所以必须要说的是,现在的抖音不但让体验更加立体化,商业化也开始更加完善和全面。
当电视出现的时候,有人讽刺说谁会放弃去电影院看电影而在家里看一个黑盒子?这个时代一直在飞速的发展,所以,请不要停止自己的好奇心,放开自己的包容度,也不要习惯性的批判新出现的事物。让自己去体验去感受才会一直拥有一颗年轻,轻盈的心。
您的每一次关注、分享、和点赞都是我们公众号最大的动力!
谢谢!

© 本文版权归 Hi Christin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