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安倍
前几天有点事去了一趟北京,从天安门西地铁口出站后,看到长安街上挂起了中日两国国旗,才恍然想起新闻报道安倍晋三来访了,安倍其实一直希望改善中日关系,至少改善到利用中日经贸提升日本经济的程度,而特朗普的孤立主义给了他这次机会,对于此次来访的意义,当然有各种看法,而在我看来,会面、拜访、讲话等具体事件是次要的,真正拨开迷雾、做长程观察的核心是判断政治家是怎样一个人,故此说一下我理解的安倍。
在日本国会大厅的四个角,安放着三尊塑像,分别是伊藤博文、板垣退助和大隈重信,这三位都是日本民治以来的国之柱石,有功于后世,余下一角虚位以待,那么,问题来了,谁的塑像会安放在这里呢?现在看来,成为“一代名相”从而立像于国会的人很可能正是安倍晋三。而11年前,出任首相不满一年即因参议院选举大败而黯然隐退的安倍,没有人认为他会绘像凌烟阁;6年前,民主党已是强弩之末,自民党眼看要重新执政,在自民党三大派阀共同指定候选人的情况下,也绝没有人看好这位已被派阀边缘化、碌碌无为的安倍,然而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先是町村信孝不服派内安排,执意一搏,打乱了大佬筹划,为安倍活动打开空间,后是麻生太郎转而支持安倍,最后是町村信孝身体不支退出,麾下票源归于安倍,凭借惊人的时运,安倍终于东山再起,成为继吉田茂之后六十四年间又一个卸职之后再任首相之人。从此安倍派逐渐一家独大,打破了日本政坛轮流坐庄的格局,积聚起不小的对立面,从去年开始,森友学园事件持续发酵,矛头直指安倍的夫人,安倍亲信稻田朋美饱受攻击、终至辞去防务大臣一职,当时也没有谁能料定安倍可以安然过关,然而今年9月,安倍高票击败石破茂连任自民党总裁,长期执政到2021年、从而成为日本宪政史上空前的任职最长的首相已无任何疑问。凡此种种,安倍如有神助,在经济领域也是这样: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有两次显示复苏迹象,一次在安倍首次出任首相的2006年,一次便是现在。虽然我们分不清是“安倍经济学”真的技高一筹,还是英国脱欧等机缘巧合的国际因素使得资金流入日本从而增加了货币工具发挥空间之故,但日本民众确实感受到经济的改善。
说安倍有“天命”也许不为过,一个政治家的天命一方面是时运,更重要的是政治信念。安倍的信念是一以贯之的,就是推动日本成为所谓“正常国家”,新安保法案已经出台,下一步修宪也在其筹算中,安倍最深层的政治信念在这些活动中昭然若揭;而作为政治家,安倍可以说是坚韧勤奋的,比如他的俯看地球仪外交,比如某次国际会议他为了和李总理会面,在会场外静待几个小时。时运和个人信念与努力构成安倍的天命。
如果说我们理解了以当代里根自居的特朗普这个人,便不难理解其贸易战,那么,我们理解了岸信介的外孙、长州藩维新志士后裔安倍晋三这个人,便不难判断中日关系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