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阅读体系的初步确立
这几天大致统计了一下,从毕业到现在大概读了200本上下的书籍。看看数量还挺不错的,似乎还能拿出来炫耀一下。然而前段时间,我翻了翻QQ空间,翻了翻豆瓣(新号和旧号),看看自己这些年读过的书及当时读书的想法,发现大多的都是流于表面的感想。 一直对读书这件事都没有太多的刻意,完全是出于自己内心的喜欢。可是细细回想,这件看似特别简单的事情,似乎哪里出了问题?在这些年成长的过程中,读书的贡献并没有想象中的大,或者说自己本身的成长似乎特别的缓慢,读书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自己到底在读书的哪些地方出了问题?
在刚过去的十月份,我一口气读完了五本和阅读有关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高效能阅读》《超级快速阅读》和《这样读书就够了》。看过这些书,才发现原来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么多?其中有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1,特别容易重复阅读。床边上的《影响力》,第一遍读到了第四章(有划线),第二遍读到了第三章(夹了书签)。书桌上的《聪明投资如何利用经济枯荣循环获利》以及书架上《富城市穷城市》都是读了两遍依然还没读完,现在之前读的内容基本上又忘光了。我发现自己特别容易犯这个错误,一遍两遍三遍的从头看,不久之前读完的《狼图腾》算是第三年第三次拿起来才看完。之所以容易出现这个问题,我觉的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自己的理解能力或者是认识层面还没有达到和作者同样的高度,读起来会特别困难,特别是在读经济类的书籍上会出现,强硬要求自己理解了再往下读,常常就被卡住了。其二,有些书特别厚,读书时间长常常眼睛会受不了,眼睛累近视加深,想休息一段时间再接着读,可是时间一长常常被别的书吸引了。这个容易出现在小说或者文学类的书籍上。 2,之前说过,自己读书并没有特别刻意。常常经济学类的书看的多了点,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在心里强迫自己读点文学类的书。可能在内心深处,默认读书是一件高雅的事,读经济学就是功利,而读文学才是高雅的。这样自己就没有专一性,不能集中一段时间去专门读某一类书籍。梳理了一下自己读书的类目:市场营销,创业开店,各种畅销书,文学名著和投资理财。最后发现自己杂而不专,似乎自己什么都懂,又似乎什么都不懂。其中自己最看重的投资理财也没有超过五十本,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阅读量,是搭建不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依据这些发现的问题,初步搭建一个自己的阅读体系。
一,五到十分钟快速浏览全书:书名,勒口(作者简介或者内容简介),目录,序,封底(他人评价或者内容总结)。读完这些后试着回答以下问题:1,这本书大概说了什么,是否值得读?2,关于书里的主题,我知道些什么,想要在书里获得什么?3,什么章节要重点关注,什么章节可以略看?4,自己打算用什么样的速度来阅读,多久读完?(最好量化一下) 二,正式进入阅读。第一步分类:1,以知识类为中心的阅读。2,以致用类为中心的阅读。3,以开心娱乐为中心的阅读(这里不做讨论) 以知识识类为中心的阅读,适用于基础性学习,是一名学科从零学起,需要记专有名词同时大致理解这名学科的框架。学会使用思维导图(目前还不擅长):抓住重要章节,抓住关键字,分析书本的脉络,重新架构整本书,理解整本书的逻辑关系。时间上会多花费一些,最好有自己的语言在里面,方便自己的理解记忆。目前自考需要。 以致用类为中心的阅读,目的是提高自身实际能力的一种阅读。通过书籍信息发现自己身上以前不曾关注过的问题,或者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分析整理接收到的信息,联系自己日常实际生活,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是否需要改善,有没有更合理的处理方法,如果按照作者提供的方案是否或出现别的问题。三步法:1,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2,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3,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三,主题阅读和主场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设一个主题,然后挑选一批书,围绕你提出的主题进行阅读。这个主题阅读我更喜欢用在提高自我能力上,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很多的能力,可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却从来没有提或者很少提。当我们生活中遇到阻力时,需要集中精力去解决这个阻力。主题阅读会是一个特别高效的途经。我觉得大概需要的主题有: 1,自我阅读(目前在做)——提高自我学习成长的能力(学校强调是考试的能力) 2,社交沟通——会不会和同事,上司,客户有效的沟通,往往决定了你办事效率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 3,置业理财——在中国一套房,比我们的想象能决定更多的东西。错过了时机,往往白忙十年。 现在大公司各种广告营销,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消费观,你会发现有多少钱都不够用,你的钱包都是别人的。 4,两性关系——无论我们的老师还是父母,在这里几乎都提供不了什么好的建议。听的最多的是,你看对方的父母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有多大的可信度,就不得不怀疑了。两性关系的处理决定了你家庭幸福的程度。 4,育儿——提高教育下一代的能力。 这几个主题应该每个成年人都需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或者减少。主题能力阅读我喜欢通过豆瓣进行选书,根据评分高低,略览目录和他人评论,然后挑选十本左右全部买下,不要舍不得,内容可能会相似,但是重要的信息会越来越清晰印在脑海里。 主场阅读,这是为了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当你身边的同事朋友亲戚,一想的某类问题,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那么这个就是你的主场,你核心能力体现的地方。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具备深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以目前自己最想提高的投资为例,需要学习会计,基本面分析,银行学,金融学,统计学,技术分析,宏观经济,心理学。主场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的具体系统的学习,和自己未来的走向有莫大的关系。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能力及对未来生活的设想进行有系统有步骤的规划。
最后无论读完哪一本书最好都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叙述整本书的内容,对一本书的归纳总结,方便自己以后回想。 关于读书的节奏,每个月最少读三本以主场书籍为主,主题能力类为辅。每个月边听边读一本小说或者文学类书籍。每年的十二月,不再阅读新书,在一年的阅读书籍中,挑选出五本觉的最值得读的书,挑重点重读一遍,然后写出推荐的理由,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