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读书对你而言,还有什么意义?
登山是智慧生物的一个本性,他们都想站的更高些,看的更远些,这并不是生存的需要。
·
但凡问到“意义”,事情就会变得极为复杂。
比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爱的意义是什么?
吃宵夜的意义是什么?
而我们即使尝试要作答,往往也只能试图描述一种状态,一种感受。
比如,我贪恋人生中遇见的美和平静。
我期待爱里无法克制的亲吻,和与恋人对坐读书的时光。
噫?居然就又扯回读书了~
·
今晚正好和我爸谈起读书。
他在读《天幕红尘》,豆豆的小说,之前豆豆写的《遥远的救世主》他就特别喜欢,三番五次推荐给我。
于是我们就聊起爱看书这件事,他总说我爱看书是像他,年轻时候的他住在哪里哪里就会堆满了书,武侠小说是本本都吸着烟读完的,康德尼采叔本华的书可能就匆匆翻了个开头,为此我总是嘲笑他。每当他跟我侃侃而谈某本书的时候,我就要促狭的笑着,问他,爹啊,这本你看完了吗?他就有点尴尬的笑笑,说,翻过,翻过。
我比我爹好一点的是,我看了开头的书大部分是要看完的,但更多的,是买来放在那里就没读的。那一本本著作都是我倾慕的“世界的秘密”啊,有时我很怕读不懂,也确实经常读不懂,读不进,甚至于干脆不敢翻开。这种感觉让我很是挫败,就像是撩不到喜欢的男生一样,书架前布满了我一次次伸过去又缩回的手。“想触碰又收回的手”这个形容有点熟悉,这不正是别人描述的爱吗?
那一本本一册册,翻开就是一个世界,有文豪大家精美绝伦的文辞,有流传百年惊心动魄的故事,有人类智慧巅峰的迷人思想,有科普作家们对宇宙洪荒世间万物的细细解释,伫立在他们面前,读是一种本能,是心底不停的翻涌上来的冲动,哪里还曾问过什么意义呢?
我爱看书像我爸,我爸爱看书像我爷爷,我爷爷爱看书像我太爷爷。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太爷爷身上简直太合适不过了,那时候他都100岁了,躺在床上,还是要随时摸出身边带字的东西读一读,药盒上的说明书,报纸,圣经,偶尔遇到不认得的生僻字就在纸上记下来,等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就拉着我的手,问我怎么读。
爸爸说,太爷爷能活102岁,无病无灾,大概就是因为他有一颗平和的心,他能在文字里获得一份安宁。
语言文字就是秘密,是所有秘密的秘密。
秘密啊,怎么能不好奇呢?对秘密的好奇在血脉中代代相承。
·
1924年,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在尝试登顶珠穆朗玛峰的途中遇难去世了,他留在这个世界最深的痕迹大概是他那句关于为什么要攀登珠峰的回答,他说,因为山就在那里。
第一次看见这句话,可能还是在刘慈欣的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短篇,《山》。里面描述了一个泡世界中的文明,他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岩石组成的实心球中心的小空间里,向外探索的任何一步都是在攀登,付出了无数时间和生命的代价,泡世界文明的生命体第一次钻破了岩石壳,见到了壳外的海洋天空,接下来,便是向宇宙进发,于是才有了后面和地球的相遇。小说里说,登山是智慧生物的一个本性,他们都想站的更高些,看的更远些,这并不是生存的需要。
读书大概也是如此吧,是智慧生物的本性。
《三体》里面提到,科学家们穷尽智慧,最终研究出了把信息保存一亿年以上的方法,那就是:把字刻在石头上!我们蜗居在时间的片段上,唯一能让我们去过去万万载一游的,就只有书中的文字了,横能会谈七大洲四大洋,纵能神交三皇五帝夏商西周。这样的高山就在眼前,攀登,和现代社会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是怪自己天资愚钝,心也不够安静,太多书读不懂,读不进,真是懊恼啊。
现代社会确实太多噪音,有趣的事情那么多,每一秒钟都有人在企图侵占你的注意力,好把它变成自己口袋里的金钱。但是,用所谓“现代社会”的花花假象去质疑人类古往今来的攀登,何其怪哉?!
我一向偏爱喜欢阅读的人们,以前倒也说不清楚个原因来,今天写到这里却有点眉目了,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攀登的本能的人,大概都是活泼灵动且保有些许本真的人吧。
·
最后,化用乔治·马洛里的那句经典的回答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读书有什么意义?因为书就在那里。
·
等等,看到这里的你还记不记得,在第一段里我还没有回答吃宵夜的意义是什么呢~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加餐。
嘿嘿嘿,宵夜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