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人格如何解开内心的枷锁
昨日和新朋友麒聊讨好人格的话题,惊讶的发现我已经改善太多,离“看重自己的感受,但尽量不伤害别人的情感”这个目标,从最初的十万八千里,到现在“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最后十里。麒问怎么矫正过来的,我想了想,是两个做法双管齐下。
讨好人格可以分为两个看法,总觉得别人好棒好厉害,在眼里给他们加上各种滤镜,拿着放大镜找别人的优点。看自己呢,永远都是“没没没,我xxx做得不好”,用显微镜扫描自己的缺点。可以说,当年(可能就一年前吧),别人做得好,是ta能力强,失败了那就是运气不好;我呢,做得好,是运气好,失败了是个人能力不行。变着法的贬低自己。
所以能做的就是扭转对他人和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习惯拒绝别人的内疚感。
关注别人的缺点
之前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聊这个话题:《多看看你崇拜的人的不足》https://www.douban.com/note/685922455/
其实简而言之,讨好人格患者会把人看的过于高大了,既不利于自己,也让对方觉得怪别扭的,所以通过找别人的不足,通过把他们拉下神坛,你才会发现,原来大家都是普通人,不必苛责,也不必要求过多。
专注自己的优点
这点需要有个记录工具。每次发现自己的一个优点,就记录下来,最好能把发现这个优点的缘由也写下,方便日后回忆和找到那种开心自信的感觉。
这个方法很简单,一次两次忘记记录也没关系,千万不要因此又开始自责。我们自责的次数已经太多了,不要和自己过不去。这次忘记以后肯定还会遇上新优点的。
等记录了几个之后,可以多翻看,让自己慢慢习惯“原来我也是有优点的”这个事实。
习惯拒绝别人的内疚感
我还记得第一次拒绝人的内疚感,对方其实并没有很失望,也没有其他多余情绪,可我就是忍不住想要站起来拉住她,跟她说我刚才记错了,其实我ok的。但我克制住了,虽然转过身面对电脑,但只是面朝显示器而已,因为所有自控力都用在制止全身肌肉,不要站起来,不要说出口。最后i did it。记住这种感觉,我后续用了很多次,每次都安抚自己“没关系的,你可以拒绝人,自责的情绪也是正常的,可以再在意,但不要影响正常工作”
当我逐渐习惯拒绝人之后,拒绝不必要的工作,focus在自己身上变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
方法很简单,真的,就只是记录和自我提醒,不需要减肥那样管住嘴迈开腿。但做起来也不能说容易,因为你需要时不时和自己的本能作对一会。不用担心,也就花几个月吧,并不久。那些我原本以为需要花费很长很长时间修复的性格问题,其实在每次尝试改变的时候,就已经恢复一点了。女娲补天可以一次性用五色石直接堵住坍塌的缺口,但平凡人如我们,能付出的是一次一次连续的行动。我翻了之前的日记,发现现在是11月5日,距离我明确发现自己性格问题并下决心改变的7月,也不过是过去四个月。不要低估自己一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