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
文/沙仑
我从不避讳说出自己的身高数值,每当被身边朋友问到或者填写一些登记表格时,我都实事求是地说出或写出“152cm”这个数字。不少人看到这个数字后礼貌性地说:“你看起来不止这么高啊,身体比例很协调啊。”我只能同样礼貌地回复:“很可惜,尺子是忠实的。”
我一直觉得高矮胖瘦只是人的体貌特征罢了,没必要为此自高自夸抑或自卑自恨。我从不会避讳说出自己的身高,是因为我每天走在日光之下,光明正大,我身长多少,人们有目共睹,有什么可掩饰的?有什么可羞愧的呢?不仅如此,我想,具有任何体貌特征的人走在路上都不应该有羞愧之心。
我因昨天一网友的失礼之言而愤怒,起因是我在两年前的一篇旧文中提及自己身高一米五左右。那位网友的原话是:“作者为什么要把身高写出来,在广州1.5不算矮是吗?”
他的言外之意是:在广州1.5m的身高算矮的,既然是矮,就不应该写出来(或说出来),个子矮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是一件需要被隐藏的事情。这样的逻辑让我愤怒。我想,大街之上,人流之中,充满形形色色的人,若是矮个子人的身高都不能提,把他们当隐形人,那是不是也意味着矮个子的人就不应该出门呢?
成年人的身高已经定型了,基本不可能再改变。每个人的身高都有各自的成因,或因遗传因素,或营养因素,或疾病因素。尤其是矮个子的人,追起身高成因,可能会牵扯一段不太愉快的回忆。
我很少为自己的身高忧心,虽然不得不承认,成年以后,小个子的人在就业或婚恋方面会遇到些许问题。但是,我好像并没有遭遇除此以外更多的困扰了。相反,在上小学到初中这段时间,我因个子小受到老师的不少眷顾,比如座位基本上都靠前排,享受很好的视听体验,课外劳动之类的,老师也尽量不让我做重活。(其实我力气还蛮大的。)
我和我妹妹同父同母,按理说应该继承了相同的遗传基因,然而,青春期结束之后,妹妹比我高10多厘米。女生因衣着头发等外表装饰,总会让人产生比实际身高还高的错觉。我妹妹本来比我高,骨骼也比我健壮,又擅长衣着搭配,每次和她站在一起,她似乎比我大一圈,以致于我们走在路上,不太熟悉我们的人总会误以为她是姐姐,我是妹妹。
我曾经问母亲:“我们都是你生的,同父同母,妹妹为什么比我高这么多?在跟你同辈的女人中,你不算矮,爸爸在男人中虽不算高,但是好歹跟你一样高,况且,你们那一辈人小时候连饭都没得吃,我们这一代人好多了,再怎么遗传,我也不至于才一米五啊,比你和爸爸都矮……” 我母亲只能哀叹着说:“你个子矮是因为营养不良。你是第一个孩子,我眼睛不好,你爸爸每天在外面忙,我没带孩子的经验,你奶奶经常吵吵闹闹,跑到你姑妈家不回来,也没人帮忙照料,你三天两头生病,一发烧就是39度40度,你能活下来都不容易了,我们当时都以为你养不大了……而且你出生时,你知道家里多穷吗,连鸡蛋都没得吃,奶水不足,你喝了几个月的奶,就强行断奶。怎么断奶呢?把奶头涂上黄连,很苦,你就不吃了……”
“那没奶喝怎么办?不喝奶粉吗?” “饿了就哭呗,喝点米汤。哪有钱买奶粉呢?那时你爸爸挣点钱,你奶奶就要拿去还账,说家里欠别人钱。” 母亲又接着说:“你妹妹出生时,家里条件稍微好些了,至少鸡蛋是有的,那时奶水多得都喝不掉,你妹妹喝奶一直喝到自然断奶。你妹妹小时候骨骼就比你长得壮实。这一点是没法比的。” 好在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我们几乎记不得两三岁以前的事情,要不然,得为自己小时候所遭受的一直痛苦和憎恨下去。但是事已至此,也没办法了。
我父母平常很少评论我的身高,这是我的幸运,我周围的亲朋好友邻居之类的都充满善意,很少对我的身高说三道四。
我读五年级的时候,大约是12周岁,身高才128cm,那时是又瘦又小。有一回母亲带我去一家小医院检查,只听我母亲小声问医生问题,大约是问我这样的身高是不是发育不正常,是不是永远不长了(侏儒之类的)。医生问我母亲我有没有来例假,我母亲说没有。然后医生摸了摸我的手和腿部关节,最后说,看起来不像不正常,以后应该会长高的。
也正是在五年级时,我因为贪玩,小腿骨折。因为在学校里交过医疗保险,我们班主任帮我们家申请了一些钱,让我父亲去医院买龙骨壮骨颗粒,做补钙之用。圆圆的塑料盒子,里面小袋独立包装的冲剂,喝起来甜甜的,那应该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补钙”。我父母没什么文化,那会儿,农村人生活水平不高,养育孩子也没什么补钙意识。现在想来我还很感激我那小学班主任,他有这样的营养意识,并以此来劝导我父亲。我前前后后喝了不少盒那种钙冲剂。骨折恢复之后,我身高迅速长高,到了15岁来例假,我身高长到148cm,身体比例整体上比较协调,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不得不说,突然长高跟补钙绝对是有关系的。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身高只长了4cm,至今没有变动。我现在已经成了中年人了,呜,老年之后身高可能还会萎缩,不敢想象。
有没有因为身高问题遭遇不快乐呢?当然也有过。
比如我十周岁那年,父母为我庆生,邀请至亲的亲戚。姨妈舅妈之类的都送来一套套很合身的漂亮衣服和裤子。唯独我大姑妈给我送来一条裙子,是一条很漂亮的学生背带裙,里面是一件白色衬衣,领口那里拖着两条带子,可以系成蝴蝶结。一整套搭配起来很漂亮。可惜,那裙子很大,我穿着拖到地,松松垮垮的,我多年以后再翻开那条裙子,才知道裙子的尺码是170cm,哑然失笑。那是我一辈子都达不到的身高,即便用高跟鞋相称,都达不到的身高。
我大姑妈为人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苛刻?任性?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词语能表述清楚。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她厌恶任何身体有残缺的人。我母亲天生有眼疾,这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却不道破的事情。但是大姑妈不一样,在我很小的时候,大姑妈就直接对我说:“你妈是瞎子”。有时候直接形容我母亲为“那个瞎子”,那时我还不太懂,也不会跟她辩驳。直到我业已成年,她在我面前提及我母亲时,依然用“瞎”来描述时,便让我心生厌烦。我母亲有一次无意中跟我说道:“你大姑妈的心肠,我不知道怎么说。就是,你小时候一生病,发高烧,你大姑妈就回来把你奶奶接到她家去玩,大概就是想看看我这样眼睛不好的女人到底怎么照顾孩子。想看我的笑话。你可能不相信我说的,但是你看,你奶奶老了,瘫在床上不能动了,有我和你爸爸照应时,她怎么就不再回来呢?若是真心疼老母亲,常回家看看不是很正常的吗?”
瞎是一种残缺,个子矮,在我大姑妈看来也是一种残缺。我开始并不明白,一直拿着那条裙子反复试穿,唉声叹气。我大姑妈笑着跟我母亲解释:“我是故意买大一点的裙子,想着君子个子长得快,以后还能穿。” 我母亲只能背后嘀咕:“恩,君子才多高,才一米二几的身高,买这么大的裙子,难不成让君子吃尿素,几年之内能长50公分?”
我父亲似乎也有些不高兴,哼了一句:“在她看来,我们家买不起裙子了,要指望着她买的这条裙子穿很多年咧。”
我父亲说话向来耿直,有什么说什么,在不少问题上和我大姑妈产生龃龉。关于裙子的事情,我父亲没明说,但是私下对大姑妈的做法是不太高兴的。
小时候,我没有察觉大姑妈对我的个子矮有什么厌恶之感。稍稍懂事之后,便明白了很多。 其一是,我大姑妈的小儿子从云南带回来一个当地的女朋友,当然咯,个子不很高,至多也就跟我现在差不多高,大姑妈嫌弃的要死,每天絮絮叨叨,说那女孩为“死矮子”。为什么我会知道,因为大姑妈每次来我们家,都要在我母亲面前絮叨一番她儿子的那个女朋友,“矮个子,没用的女人,不能干农活,会连累我儿子……” 起初我母亲还劝导她:“那女孩子性格温顺,脾气好,个子矮点就矮点吧,她机灵得很,又会做买卖,卖水果,现在哪个女人还靠卖力气吃饭啊?” 大姑妈一听就窝火:“矮子有什么用?走在街上都丢人!” 我母亲跟她谈不下去了。大姑妈走后,我母亲跟父亲说:“在我面前左一个矮子没用,又一个矮子没用,这不明摆着打我的脸?我家君子也不高啊。”我母亲懦弱就懦弱在这里,跟亲戚们之间的不满,从来不当面讲明,背后却生闷气。 其二,我直到结婚之后,大姑妈见到我,还要客气地说一番:“君子长高了啊。”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直接说:“我没长高,我已经接受了我这样的身高。不觉得丢人。”
另外顺便提一下,我大姑妈最终还是把我小表哥那个小个子女朋友赶走了。以后我可能还会写到小表哥的女朋友的一些故事。那个女朋友很爱我小表哥,但是在我大姑妈每天狂轰滥炸之下,那个女孩子被迫离开了,据说怀孕之后,还做了药物流产。
大姑妈苦待小表哥的小个子女朋友的事情,让我母亲心生忌惮。大三那年,我把大羊带回家,我母亲对大羊很满意,又有些忧心地问我:“他们北方人个子都很高吧,她妈妈会不会因为你的个子,而不同意你们在一起哦。”随后又说:“若是他妈妈像你大姑妈那样的性格,你就赶紧走人,还是别交往得好,免得以后遭罪。” 我大四毕业时去大羊家拜访,一路上都很紧张。大羊的母亲打开院门那一刻,我有一种奇怪的亲切感。大羊的母亲比我还矮一点,看起来很和善。我们三人坐在客厅里的圆桌子边说话。我开门见山地说:“阿姨,我喜欢您儿子,他也喜欢我,大学里我们一直在一起,我个子矮,希望您别嫌弃。”
大羊的母亲笑着说:“凡是我儿子所喜欢的,我没有理由不喜欢。你不矮,你比我还高呢。” 后来看到我有女同学因为小个子而被男朋友的妈妈一票否决时,我才感到自己是幸运的,遇到的至关重要的人都是通情达理的。
拥有一份持久的爱情之后,小个子在职场遇到的问题,还不足以让人崩溃。我研究生毕业那年,不少大型知名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来学校招聘,我们学中文的,应聘的职位也大多为文职。若说工作经验,我们都为应届生,两年都在象牙塔里写毕业论文,工作经验基本都为0,那么身高和脸蛋会成为一个重要考量(主要还是身高,脸只要没有明显缺陷,化化妆基本问题不大),这是不言自明的,即便招聘企业没有明说身高要求,这也是一种内在规定。看招聘结果便知。我们那一届毕业生,身高165-170及以上的女生基本都被录用了,这个也用不着争论。
跟我同宿舍的阿喵有一天去佛山面试回来,气冲冲的地说:“真坑!简直明目张胆的身高歧视!一进面试室,门口就摆着一个身高尺,一排女生,挨个去测量身高,旁边就有人记录数据,关键是身高数值还报得特别大声!轮到我,记录员大声报:‘158’!看其他女生都是160以上的!我当时就觉得没戏了。”当然咯,阿喵面试的那份工作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不过后来,离开学校之后,阿喵凭着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也许,这么严格的身高要求也只是针对应届生吧。有过多年的工作经验之后,身高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我想,那些要求身高的工作不要我,总有企业会要我,只要有工作不就行了么。当时的我没觉得受到很大伤害。毕竟伤心和愤怒都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我依然不会为身高忧心。我就带着这样特别的标记,生活下去,到老,到死。

忍不住放一张我和大羊年轻时的照片,是我大学室友抓拍的。我那时穿着一双坡跟的凉鞋,鞋跟大约有3cm左右。
啰啰嗦嗦写了一大堆,自说自话,表达情绪罢了。
沙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罪与罚》里爱看热闹的俄国人 (7人喜欢)
- 发财树和生活里的“玄学意识” (1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