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孤独
在Ted上看了一个关于群体性孤独的演讲,切入点是时下热门的社交网络取代现实交流的话题。但社交网络只是放大了当前社会人在人际交往中的态度,即便以其他交流方式替代虚拟世界,人类内心的孤独与焦虑依旧无处安放。 演讲中的一个论点是:we are lonely but we are afraid of intimacy. 经营一段亲密关系,掌握边界感,包容忍让,分享体谅与独自打发大把时光,翻着微博朋友圈发呆,究竟那种更让人害怕呢? 可以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选择的权利。 另一个论点是:You should cultivate the capacity for solitude, so that you can reach out to other people and form real attachment. 我很认同学习相处的前提是学会独处。因为自我是你最熟悉的,最真实,最能洞悉其感受变化的。自然也是你学习理解,共情,倾听直至建立关系的最好样本。而何谓独处,它应当是你在不借助任何外物的情况下,与自我交流的过程,是不需要社交网络,不需要他人的存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的过程。而当你尝试了解自我后,会接纳人性的脆弱,个性的不完美,也会感受倾听与互动的力量,而这些体验,将让你在与他人相处时,接纳交流时的失语,尴尬,用听觉代替语言,给对方尊重,剥离情绪与宣泄去洞悉对方的需求,那样的状态里,是否就可以释放摆脱群体性孤独的现状了呢? 所以大概是在独处这门课的学分修满之前,很难进阶但相处的高阶课程吧~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