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路斯教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黑粉
1892年, 51岁的Otto Wagner 搬进位于维也纳美景宫一侧的Palais Hoyos。这是他设计的的第四座自宅,也是他第一栋在市内的独户豪宅。他将其定义为一个stadtpalais,城市宫殿。
Wagner其时正处于人生中最黄金的一段时期。他已经在维也纳刀光剑影的建筑界站稳脚跟,还和皇家与上流贵族的圈子保持紧密友好的关系。工作室有一批靠谱的小工。女儿Christine刚刚诞生。他需要的不止是一个住所,还要是一个光芒万丈的SHOWROOM。

Palais Hoyos 靠近美景宫南侧入口,虽然目前它对面的烤排骨店Salm Braeu比它要更吸引游客眼光(顺带一提,这家店真的好吃)。但是在19世纪末,它应该是相当引人注目的。从立面可以注意到,建筑内部的层高不均。Wagner在其中有意为不同的功能而设计不同的层高,并反映于立面上。这个想法在他1897年的现代建筑一书中也被提及。而立面的风格区隔也暗示了室内的功能。建筑一二层为相对公共的建筑师工作室,沙龙和正餐厅。于是立面下半段是稍微严肃的文艺复兴样式。而建筑三四层则为私密的家庭起居活动场所。于是这部分立面在平整表面上装饰各种母题,使用大量的花饰,相当的洛可可。
和大部分建筑师一样,Wagner把住所和工作室一起放在了Palais Hoyos。一层是入口走道,工作室,车库。入口位于建筑左侧。按维也纳公寓传统,入口进门是狭长的车道通道,人下车后由通道右侧进入房屋。平面中轴线上是个4.4 M宽的装饰有华丽铁艺的楼梯。瓦格纳讨厌电梯,在他的上个公寓中他就发表过一通‘’那种又窄又小的箱子还不如豪华大楼梯呢‘’的宣言。因此毫不意外在这个宫殿中他将平面的近五分之一用于布置楼梯。值得注意的是在主楼梯左侧他做了第二套垂直交通,供佣人们上下。

二层是整栋住宅的华彩部分。主题是:如何低调有分寸的显示老子的品位。Wagner在二层布置了夫人们的沙龙(Boudoir),起居室, 正餐厅。主沙龙作为最重要的部分被放置于平面中心,室内门窗均沿中轴对称,两侧分别连接夫人沙龙与正餐厅。以上这一组空间是维也纳传统上流社会住宅中的核心空间。在大楼梯侧面,Wagner布置了厨房与准备间。考虑到建筑面宽仅20米,这整组的空间关系事实上相当紧凑。


和立面相比,室内相当古典,使用了大量巴洛克式样的家具。灯具和墙面天花装饰应是由Wagner亲自操刀。充分体现了‘’谁还不是个小公主怎么的了‘’的心情。Wagner对这一室内设计相当满意,他拍摄了一组照片并将其作为一种时尚风格在1897年的杂志上发表。
而Loos 对于Wagner的这类自宅的室内则怀有爱恨交加的心情。在1898年他吐槽了瓦格纳的这种小布乔亚+控制狂的腐朽情调,表示除了建筑师自己没人能忍受这种室内环境。但是在另一个场合,他又表示Wagner在其中显露的天才让他折服。1903年,Loos为了表达对Wanger的装饰过度的色情的室内的回击,发表了自宅的卧室设计。一个纯白的房间,用帘幕将除了床之外的功能空间都遮盖起来。(然而恕我直言,这个看起来也挺变态的···)

Adolf Loos的建筑师之路与Wagner截然不同。在Wagner住进他的豪宅Palais Hoyos的次年,23岁的石匠儿子 Loos 前往美国游历,并依靠洗盘子,做理发学徒等维持生活。他参观了世博会,看到了芝加哥和纽约,成为了一名标准‘美分’。然后在1896年回到维也纳,迅速打入了维也纳文化圈,和当时最重要的哲学家维根斯坦,作曲家勋伯格等成为朋友。他开始在报刊上撰文,吐槽当时维也纳落后的城市生活,开启了一系列的LOOS教你如何做现代人系列。在建筑方面,他热衷于批评当时正当红的分离派。但是在攻击的同时,他又相当谨慎把Wagner和Olbrich等人区分开。他给予了Wagner相当高的评价:他简直能与最好的那些美国和英国建筑师相媲美。
LOOS在建筑上提出了几个观点,一是反对当时流行的 Gesamtkunstwerk,在作品尤其是室内中使用统一主题,建筑师参与控制所有细节。这也是他最喜欢吐槽Wagner与其他分离派建筑师的点。二,Raumplan, 强调剖面应配合功能,在不同功能空间设计使用不同高度。而后者,简直可以视为Wagner在他1897年现代建筑提出的剖面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1930年,LOOS完成了他在布拉格的作品 Villa Müller. 业主是一位工程建筑商。(友情提示,参观需要提前预约)


在这个被归入现代主义建筑的中产阶级住宅中,隐约可以看见维也纳的stadtpalais影子。主入口左侧开门,通过长通道进入前厅,之后是通向主起居室的楼梯。而二楼,则按维也纳府邸习惯,从围绕主楼梯从左到右布置了夫人沙龙(Lady's Boudoir),起居室,正餐厅。在起居室尺寸上, Villa Müller 为 L: 11.28 M * W:5.60M, 而 Palais Hoyos 为 L: 9.5M * W:5.5M, 尺寸相当接近,包括开窗数量也同为三扇。而与Palais Hoyos不同的是,由于场地面宽不足,夫人沙龙与正餐厅均折叠在起居室之后。但是Loos 依然试图在他们之间保持空间的贯通关系,包括在夫人沙龙的座位上开窗通向起居室,以及保持正餐厅与起居间的视线流通关系。

Loos 在客厅放置了5个不同的椅子,摆足了反Gesamtkunstwerk的姿态。他的解释是,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椅子来坐。但注意看右侧的两张皮躺椅,这是Loos专为主人夫妇精心设计的。橙红色是男主人的位置,白色的则是女主人的专座。所以建筑师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啊····
与Palais Hoyos类似的,Villa Müller 也采用了两套楼梯系统。华丽的主楼梯和相对简朴的服务楼梯。但不同于Wagner,Loos为服务人员选择了比较舒服的楼梯空间,其中甚至还有天光照明。这与Loos对服务人员的态度有关“他们只是雇员而已”,也与共和国成立后的阶层关系改变有一定关系。
最后,
据Wagner的学生Hoffmann 回忆,他严厉的老师在1909年提到年轻一代建筑师的时候,罕见的表达出对Loos的赞赏。而当时Loos正处于和整个维也纳建筑圈尤其是分离派对战的状态。
我很好奇Loos和Wagner见面到底会谈些什么呢?有80%的几率我想他们会从男装时尚开始聊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