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耳环引发的奇思妙想(上)
我睡前有冥想(胡思乱想)的习惯,会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
一幅,接着一幅……像幻灯片一样悄然无声地放映。
昨晚,我看到一池幽暗的湖水,它是我的“老朋友”了,尽管每次会有些微妙的不同,比如观测它的时辰。有时我会觉得是阴暗寡淡的白昼,有时又像是夜色最深浓的午夜——环绕视野的树木向下伸展枝叶,像一只只细长的手臂触及镜面,湖面泛着银色的碎片,向远处延伸……
画面的氛围像无形的“魂魄”,无法捕捉,只能小心翼翼地紧跟在它身后……在这个氛围的尽头,是我小时候的某些碎片化的记忆:一些当时甚至现在都看来毫无意义、彼此毫无关联的记忆。有关这些记忆的画面快速闪回,像害怕泄露秘密的小偷一样仓皇而逃……
「一幅挂在我儿时卧室的西洋画报,褪色的画面中有两个在草坪上玩耍的外国小孩。」
「一座在荒郊野外中的工厂,是父母工作过的地方,有时我会自己“探险”,顺着迷宫一样外围往深处延伸……到达未知的尽头一个人都没有,只有青灰色的水泥墙跟开满黄色野花的小树。」
……
这些回忆的闪回,像偶尔叠在那池湖水画面中的虚像,看似无关却仿佛有跟看不见的丝线松松垮垮地将它们牵绕在一起。
在它们交融的陌生与怀念、动态与静止、此刻与过去、虚幻与真实之间——我看到一串斑斓的耳环……

它像是这段臆想的提纯物,出现在画面的最高层。
我当时不明白为什么会是它(这是一串我当天网购时看过的耳环,当时没有很在意,万没想到会以这种形式将它想起),而现在我想明白了。
本科的时候,一节心理学课上老师以一杯茶为例,为我们分析不同人擅长的学习方式。例如说到茶,有些人想到的是关于茶的画面,有些人是制作方法,有些人是气味、口感……我的第一反应正是画面,这跟我背书时会把要背的内容连那页纸画面全部记在脑子里随时准备调出来“看”的学习方法是相通的。
于是较之习惯其他思维模式的人,画面对我来说承载着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