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科普 | 关于强迫症,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全球范围内的100个人里
大概有2-3个人
他们很痛苦
周围的亲朋好友也知道他们很痛苦
因为有时症状出现
周遭的人要「有难同当」
他们就是惹人烦的强迫症患者们
无论是动之以情还是晓之以理
他们的症状几乎不会有任何改变
也许…是你情理没戳到他们的点?
或许真的是这样
......
Barth等人在1990年指出「情感隔离」是强迫症的核心防御机制,当感受和想法暂时分离后,一些无法
忍受的情绪就会暂时消失不见,多次采用这一策略并且都十分有效的之后,患者就真的不懂得如何让感
受和想法连接了,继而出现情绪唤醒困难。
如果真如此,可以想象普通段位的情理确实难以和强迫症患者沟通。
来自影像学的证据也提示,强迫症患者可能存在情绪唤醒困难。一项共情的脑影像学研究表明共情这项
活动需要颞叶、包括扣带回、岛叶、前额叶内侧以及眶额回在内的额叶参与脑功能活动,而这些脑区正
式目前较为公认的强迫症发病机制脑区。
Jee In Kang等人基于此提出假设:情绪唤醒困难可能在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和社交功能障碍的发生和
维持中起关键作用,并对共情能力、述情障碍以及面部表情感知与强迫症症状严重程度进行了一番研
究。
该研究招募了107名强迫症患者和13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采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人际反应指
数(IRI)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 20来评估共情和述情障碍。56名强迫症患者参与了面部表情感知任
务。
结果表明人际反应指数(即共情相关的指数)中,强迫症患者的观点采择得分明显偏低,而共情性感知
和耽于幻想与健康对照并无差异,提示强迫症患者其实能察觉到情绪,人际交往困难可能只是表现在自
我调节情绪和感知社交情境这两点上,但作者也提到这一点困难可能和性别和文化背景有关。
个人痛苦得分明显偏高,且与内容为攻击性、性、禁忌和宗教相关的强迫思维密切相关,这也与强迫症
的临床表现一致,对于攻击性较强的想法会明显激发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
述情障碍评估中,得分也明显偏高。在其子量表中,关注外物这一维度与囤积相关的强迫正相关,情绪
识别困难这一维度与禁忌性强迫思维、清洁和囤积相关。
诸如观点采择能力较低或耽于幻想的情绪唤醒受损者会在面部感知中更偏向厌恶这一情绪。(此处偏
低、偏高、无差异、相关等表达均为统计学术语)
总得来说,强迫症患者对于社交情境的情绪感知确实不同于一般人,且不同症状表现、不同性别的患者
情绪感知受损程度不一。
但值得庆幸的是,强迫症患者有不逊于普通人的情感感受能力,如果能够了解每一套症状背后他们所想
表达的内容,或许他们就会通情达理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