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分析阅读”第一阶段之方法简析《把时间当作朋友》
《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87页: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或,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
(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做分类。
(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为《如何阅读一本书》分析阅读第一阶段阅读方法的原文摘抄。下面,我试着使用该方法对《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李笑来著)作以分析。
一、《把时间当作朋友》属于论说类、实用性的书籍。
二、《把时间当作朋友》强调“时间不可管理”,论述了何谓“心智”,以及如何运用心智,以时间为伴实现自我积累,最终达到个人自我成长的目的。
三、纲要:
1)阅读说明,给本书定位。
2)第0章:困境,论述人们在完成各种任务(工作、学习等)时可能面临的时间困境,并给出解决困境的方法。
3)第1章:醒悟,论述“何谓心智”,以及如何运用心智摆脱自我局限。
4)第2章:现实,论述认清现实(现状)的必要性,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5)第3章:管理,论述实现任务管理(同时也是自我管理)的一些具体可操作方法。
6)第4章:学习,论述学习的意义、基本途径、主要手段,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陷阱(问题)。
7)第5章:思考,论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独立思考、正确思考的一些方法。
8)第6章:交流,论述有效沟通的方法。
9)第7章:应用,论述作者开启“心智”后的一些感悟及具体应用。
10)第8章:积累,论述“积累”是以“复利”形式存在的。
——————此处是分割线——————
第0章:困境
之一,问题。人们在完成工作时可能存在的浪费时间的问题及原因。
之二,慌乱。任务完成时间不够时,有些人会采取错误的行动。
之三,解决。时间不可能被管理,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不断积累管理自我。
第1章:醒悟
之一,孰主孰仆。一个人(个体)是其大脑的主人,而不是相反。
之二,何谓心智。阐述心智的概念: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之三,我的案例。以两个案例阐释一个道理:人们可能会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导致不同的结局,推论出要摆脱自我局限,需要运用心智的力量。
第2章:现实
之一、二,速成绝无可能/交换才是硬道理。论述“速成”是违背现实规律的,无法速成,只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之三、四、五,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论述认清现实、接受现实的必要性。
之六,与时间做朋友。强调认清现实,并阐述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第3章:管理
之一,估算时间。完成一项任务的实际时间往往比估算的时间要长。
之二,及时行动。抛开恐惧、犹豫、顾虑等消极心理因素,现在就做。
之三,直面困难。直面困难才能进步(获得心智成长)。
之四,关注步骤。拆分任务,执行任务。
之五,并行串行。学会“主动并行”,提高多任务工作效率。
之六、七、八,感知时间/记录开销/制定预算。通过记录的方式,管理自我,合理分配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之九、十、十一,计划/列表/流程。设计合理的计划、列表、流程,提高任务(工作)效能。
之十二,预演。预演的必要性。
之十三,验收。设计合理的验收机制方能起到良好验收效果。
第4章:学习
之一,效率本质。学习的意义,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之二、三,基本途径/主要手段,学习的方法包括试错、观察、阅读,以及正确地思考。
之四,经验局限。 个体、群体都存在经验局限,学习应警惕“经验主义”。
之五,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检索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学习的进程是缓慢而曲折的。
第5章:思考
之一,勤于思考。论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之二,思维陷阱。论述导致逻辑错误的两个重要原因: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之三、四、五、六、七、八、九,因果关系/相关命题/举证责任/案例局限/对立论证/张冠李戴/辨析感悟。论述一些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
之十,克服恐惧。提出“勇气是可以靠积累获得的”概念。
之十一,辅助工具。提出一些逻辑性较强的语言可以成为修复思维漏洞的辅助工具。
第6章:交流
之一,学会倾听。论述如何有效倾听,如模式拼接能力的“加强”方法,克制“过早质疑”的好处,提出用多余的脑力处理“回顾”和“预期”等。
之二,说与不说。作者提出说与不说的判定标准是:“可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言,失言。”要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之三、之四,交流守则/正确复述。论述交流守则的三个原则:合作、真理独立不变、理解会变。违背交流守则应停止进一步交流,因为此时交流无意义。确保沟通效果。
之五,勤于反思。通过交流获得经验,通过经验实现进步(提高心智)。
第7章:应用
之一,兴趣。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之二,方法。方法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更有作用的是“用功”,即行动并坚持。
之三,痛苦。人类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遗忘痛苦。如果想做好一件事(面临困难或痛苦的话),要么记录下来,要么尽量弱化痛苦。
之四,比较。生活中避免不了与他人比较,但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的昨天、今天去比较。
之五,运气。运气无法控制,相信运气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之六,人脉。人脉的建立基于“等价交换”,不论所谓人脉是否有用,都应注重提升自我。
之七,自卑。自卑并不是缺陷,应坦然面对自我,是获得心智解放的前提。
之八,灵感。灵感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源于积累和有意识的关注。
之九,鼓励。经常鼓励别人,让自己成为不需要鼓励(也能做好)的人。
之十、十一、十二,效率/节奏/物极必反。注重方法,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对于想做好的事情要慢慢来。
之十三,自我证明。证明自己,而不是证明自己给别人看。
四、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以期读者能够运用“心智”,通过不断积累,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最终促使个人获得长足进步与成长。
此书在结构及内容上较为松散(作者在序言中也有说明,网志的集合在所难免),但其中道理深刻隽永,文风朴实、语言深入浅出,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满怀诚意,并一定有所收获。总的来说,《把时间当作朋友》不失为一本“自我成长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