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Nov 2018 东京刷馆
目录:
東京都美術館(蒙克展) 国立西洋美術館/国立科学博物館(明治150年纪念——改变日本的技术展) 東京国立博物館(京都大報恩寺快慶・定慶佛像展/杜尚与日本美术展) 損保ジャパン日本興亜美術館(Carl Larsson展) 国立新美術館(東山魁夷展/Pierre Bonnard展)
************************************************
作为一个文盲艺术盲,去日本这么多次从来没进过博物馆,也一辈子没看过画,直到上个月去伦敦实在无所事事去了免费的美术馆,才觉得似乎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于是搜东京各种活动的时候,发现除了自家墙头没什么演出可看,也就没有排斥大批出现的博物馆特展和画展。据有经验的同学说,东京也不是一直有这么集中的大牌特展,是我刚好赶上了。但是,几乎所有博物馆美术馆(甚至动物园!)都在周一休息,所以看得特别赶,还有几个展没赶上。考虑到他们特展都很贵,动不动就1600日元,也算省钱了。
【東京都美術館】
「ムンク展―共鳴する魂の叫び」 https://www.tobikan.jp/exhibition/2018_munch.html
东京都美术馆是难得本身免票的美术馆,但也没有什么高级的常设展,似乎除了做特展,就主要是作为一个社区交流展示的场所。
这次的蒙克特展据说也会来上海,但不敢想象挤在上海的人群里,所以走过路过就不错过了。1600日元,禁止拍照。
之前只知道“呐喊”(而且我喜欢管它叫“尖叫”),觉得这个圆润画风太萌,让我很难take他seriously。这个展根据介绍有60幅油画,加上版画等其它作品总共100件,风格比较丰富,看下来我还是对圆圆的线条比较难以共鸣,但他确实挺可爱的,他的圆滚滚也挺温柔的,画的女人也好看,感叹号(或者头朝下的感叹号)形状的月亮也挺好玩的。
偶尔有直杠杠的发疯,就是我喜欢的风格了(大概因为我曾经抑郁的时候就在纸上划杠杠),比如Cupid and Psyche和他的马拉之死。

但我还是买了一张尖叫风格的“绝望”,因为这张让我想到格拉斯医生在桥上与牧师的狭路相逢。跟尖叫一样,绝望也有很多版本,据说另一个我更喜欢的版本是尖叫的起源,可惜没出明信片。

吸血鬼也是我喜欢的主题,也有很多版本。

麦当娜这个有点眼熟,大概也是名作。

然后我觉得他的星空也挺好看的,但明信片完全没有效果。

刚看完原画就看明信片真的反差太鲜明,隔几个小时再看,遗憾能减轻一点。但最大的遗憾是,展内卖的明信片150日元一张,我买了6张就900,出去之后发现美术馆商店有卖明信片集,1298日元32张,当然这个是另外出版的画家明信片系列,跟特展无关,尺寸小一点,最惨的是反面只有日文画名没有英文,但还是价格差异太大了,而且还有很多这次没有的内容!我一怒之下就买下来了。最终看展一小时,逛店纠结选明信片也花了大概一小时。
当然在日本这个周边产业大国,除了明信片和本子之类的常规产品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周边,比如与蒙克×皮卡丘系列,比如尖叫的小充气娃娃(?),美术馆入口就挂着尖叫玩偶暂时无货的牌子,另外,不知道为啥他们还特别喜欢做各种食物,难道装在尖叫图案的盒子里就会更好吃一点吗!

后面的展基本上没有配图了,因为都没买明信片。
【国立西洋美術館】 http://www.nmwa.go.jp/jp/visit/index.html
通常门票是500日元,这次赶在关门前一个半小时冲到售票处表示只看常设展,拿到了一张免费入场券,不知道是什么好日子。
因为不太喜欢看贵族画像和宗教人物,所以美术馆基本上可以忽略一半。常设展内容不怎么多(据说东京最大的是新美术馆),感觉跟英国国家美术馆相比寒碜了很多,当然可能西洋画收藏方面也没有可比性。不过里面有个小房间几乎挂满了莫奈,大概是他们的重头戏,觉得还挺好看的,有一张高更的俩光脚小姑娘觉得也挺好看的,还有一些没记住名字。上次在伦敦唯一笔记了名字的Jacob van Ruisdael这里有两幅,一大一小,但感觉没有伦敦的好看。毕加索是真看不懂。
另外里面有个雕塑馆,都是罗丹,都挺好看的,体位也都难度很大的样子,需要全方位转圈看才能看清楚姿势,所以碰到靠墙太近不方便绕圈的就觉得摆设有点问题。其中有一个叫 I am beautiful,看到底座刻着几行字,开头je suis belle,看懂了一激动再往下看就一个字都不认识了。谷狗了一下,这是恶之花里面的诗句:http://t.cn/EwXSVLt drawing inspiration from the lines of Baudelaire's poem, “Beauty”, in Flowers of Evil, “I am beautiful, O mortals, as a dream of stone”。
【国立科学博物館】
「日本を変えた千の技術博」 http://www.kahaku.go.jp/exhibitions/ueno/special/2018/meiji150/info.html#ticket
1600日元,可以同时逛常设展,但这天常设展也刚好免费,而且因为手机漫游出问题,蹭馆里wifi跟客服搞了两个小时心力憔悴(还没解决),就浪费了免费看常设展的机会。两分钟瞄了常设展一个厅,里面的恐龙骨架看起来还不错,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复制品。
这个明治150年纪念的科技特展有很多有趣的内容,也允许拍照,于是我拍了太多照片,导致现在懒得发出来一一说明了,看啥时候如果有心情做个相册。总的感受是,早年的科技发展非常一目了然,咣一个电灯,咣一个电话,现在的新发展就很难让像我这样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人感受到那么直观的冲击力,外加现在信息传播途径如此之丰富,所以世博之类面向大众的科技展也确实没有几十年前那种吸引力或者说意义了吧。
【東京国立博物館】
「京都 大報恩寺 快慶・定慶のみほとけ」 https://www.tnm.jp/modules/r_free_page/index.php?id=1914
来自京都大報恩寺的佛像展,主要分为三部分:一、“輪蔵”及其首创者傅大士(中国南北朝梁国人)和两个儿子的坐像;二、十大弟子立像和釈迦如来坐像;三、六観音菩薩像和地蔵菩薩立像。后两部分基本都是13世纪鎌倉時代著名佛像大师的作品,具体大师和佛像的介绍没细看,只看了作品。另外穿插一些佛经收藏,我基本忽略了。
傅大士像本身没什么特别好看的,但看了一眼介绍,发现所谓“輪蔵”就是可以旋转的经文柜,据称转一圈就相当于读一遍内部所有经文的功德,方便倒是方便,但也感觉好像很容易像冥币一样通货膨胀,突然想到藏传佛教的转经筒是不是也是同样道理,回来一搜果然……【附相关链接:转经轮是傅大士所创,由汉地传入西藏(评论中有人反对“由汉地传入西藏”的观点)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4656a0100hbsl.html 请教转经轮的经教依据 http://www.bodhiinstitute.org/forums/index.php?topic=34155.5】
然后看了六观音,据说那个年代的从底座到背后光环都保存完好的佛像已经很少了,也是确实很细腻很好看。为了观赏方便,光环都拆开在对应的观音像身后单独摆放,有的底座看起来像几块木桩堆起来的,我也很喜欢。小一些的地藏菩萨也好看。出口外有图册出售,很厚一本,拍得极其精细,还有细部分解,但跟实物比起来就好像是“死”的,不知道跟打光是不是有关系,大概比起图册拍摄的强光,阴暗展厅的打光和背景配色会把佛像衬得很美。
但是,坐在休息区打开刚才拿的展品清单,突然发现,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东西没看到!十大弟子是什么!为什么总共只有三个厅我顺着走都能漏掉一个!十个大立像!我都能没看见!老年痴呆路盲痛苦纠结许久,终于弱弱地回到入口问能不能重新入场,工作人员倒是很爽快让进了,只是要在门票上盖一个重新入场的章,不知道是不是有次数限制。
其实刚看完菩萨像的时候看展品列表的十弟子小图,似乎是有些狰狞,也有过放弃的念头,幸好实在心疼门票钱。展厅里看实物,比起菩萨们,十弟子更写实,表情更丰富,而且有血管肋骨肩胛骨皱纹,不像菩萨只有象征性的颈纹肘窝纹肚脐纹,不知道这是菩萨与弟子的身份差别还是不同雕塑家的风格差别。弟子们的衣物也特别细致,还淡淡残留着当年的色彩,不知道当年是不是特别鲜艳,我是觉得现在这样隐隐的颜色比较好看。看过弟子再看一遍菩萨,反而好像弟子更有趣了。弟子厅里还有一组天王和几个罗刹的小像,也都特别可爱,尤其是那几个张牙舞爪的罗刹。釈迦如来坐像我是没啥感觉,大概不喜欢太金光闪闪的东西,但头一次发现如来是有小胡子的哈哈哈哈~不知道是统一有小胡子还是这个版本的创作。
「マルセル・デュシャンと日本美術」 https://www.tnm.jp/modules/r_free_page/index.php?id=1915
杜尚这个名字勉强算听说过,但完全不知道干嘛的,考虑到连美术对我来说都过于抽象难以理解,这种现代艺术就更在我理解范畴之外了,之所以买票完全是因为跟佛像展有个套票,两个展分开买要3000,套票只要2000,有便宜不占就亏了。整个展看下来,大概算勉强了解了他的(这里展示的)主要作品,早年的画挺好看的,“走歪”之后倒也没比毕加索什么的更难理解。
最后介绍的作品叫 Étant donnés: 1° la chute d'eau 2° le gaz d'éclairage… 这个装置在博物馆复制的难度可能有点高,所以只是用一些图片和一个电影短片进行介绍,我也只是关注了一下名字的翻译。国立博物馆很多展品都是日英中韩四语简介,这个作品名英语版是Given: 1. The Waterfall, 2. The Illuminating Gas,我在日文谷狗搜了一阵子才反应过来,这个given是“在有xxxx的情况下/(数学上)给予xxxx条件”的意思,当然英语直译法语很方便,但中文日文就确实都很难翻译,这里中文写的是“给予”(没有后面的瀑布和煤气灯),感觉不是很好懂,但我也没在网上找到什么正式的中文翻译,日文的官方翻译“遗作”倒是挺直接(地放弃了?)。
展出第二部分是杜尚与日本美术的关系,这俩我都不懂,看着总感觉多少有点牵强,当然我们天朝人也不是没见过更生硬的拉郎配。
另外在东洋馆还有一个纪念中日建交的「中国近代絵画の巨匠斉白石」特展。我从来没看过齐白石,趁着免费去看了一眼,果然还是不懂欣赏国画,只觉得那些昆虫和毛绒绒的小鸡挺可爱的,其它就没感觉了。
然后因为备用手机也出现了漫游问题,又一次心力憔悴,就没看常设展,展厅挺多的样子,不知道内容怎样。
【損保ジャパン日本興亜美術館】
「カール・ラーション:スウェーデンの暮らしを芸術に変えた画家」 https://www.sjnk-museum.org/program/current/5469.html
这家美术馆在一个叫做“損保ジャパン日本興亜本社ビル”的企业办公楼42层,电梯超快,耳朵明显不适。瑞典画家Carl Larsson显然对我来说是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名字,纯粹因为有网友让我去新宿代购东西,觉得作为一个有严重商场恐惧症的路盲去一趟新宿只跑商场代购个东西心理成本太高(这事儿现在想起来还恐惧到要呕吐),就硬在附近搜出了一家美术馆,然后毫不意外地在周边绕了大半个小时才找到,痛下决心这辈子再去新宿就直接把脑袋揪下来摔给他们,以抗议地铁站里眼花缭乱但屁用都没有的指示牌,以及地面上各种只有几十米远但就是走不过去的道路设计。
看展出介绍里还有家居设计,就知道不是给我这种极端反家庭主义者看的,看下来确实是很热爱家庭的人,但是倒也不令人(我)十分讨厌。每年到什么什么节日就要全家穿上各种节日服装庆祝什么的,现在的我是觉得可怕死了,但如果生在那样的家庭从小这么过也许也会挺开心的,谁也说不准。作品里有很多是图书插画,主要是宗教或者传说故事之类的题材,挺好看的,他画的家人尤其是长辈比较不那么清新,我就更喜欢一点。有些画的介绍不太完整,比如有一幅人像画,旁边简介只写了“父亲”,其实画上还有一行瑞典语小字:“父亲,在母亲死后几天”。是的,我就是去给自己显摆手机学习瑞典语成果了。

这张图我觉得是Ade哈哈哈哈~
画展最后的部分是宜家合作的他家风格的家居展示,也许放北欧的房子里感觉还不错,在这个现代高级办公楼的一角展示,只感觉好像很便宜(捂脸)。
根据美术馆介绍,常设展有梵高、高更和塞尚,看起来很牛逼的样子,于是看特展拼命赶时间给常设展留了20分钟,然后一看就真的是一人一幅……
【国立新美術館】
「東山魁夷展」 http://kaii2018.exhn.jp/
国立新美術館据说是东京最大的美术馆,地铁站有直达通道,而且周一开门,适合错时参观。
東山魁夷我也不认识,只是好像很有名的样子,就去看了一下,结果,太好看了吧!那些层层叠叠的蓝色和青色,那些枫叶,那些月亮和被卡着下边缘框在画外只留下月光的月亮……雪花像真的雪落在纸上蒸发留下的痕迹,雪地都那么漂亮让我想伸出手指上去戳个窟窿(憋死我了!)……唐招提寺屏风画那些海里的浪,山里的云……中国的黄山扬州桂林感觉没有那么impressing,可能因为用了水墨画的方式都是黑白的,但让我想到了今年还没用掉的年假(后来查了一下攻略还是放弃了)。德国和奥地利(?)的建筑看起来也是他的风格混合,挺有趣的但没觉得特别好看,还是日本和北欧好看。所谓国民画家大概就是指连我这种美术审美瞎子都能觉得好好看的画家吧!但可能因为那么大的原画太好看,再看明信片就下不了手,直到现在想来也是没有后悔,明信片的层次感差太远了。
「ピエール・ボナール展」 http://bonnard2018.exhn.jp
Pierre Bonnard我也没听说过,也是因为门口竖着大大的两画展套票广告,就直接跟售票窗口说套票~一听3000懵了,但没好意思改口,只好心里滴着血拿下。后来到处找售价,发现套票只便宜了200,太坑了!
这天看画展前先去了一趟谷中灵园和谷中银座老街,算算走了4个小时,只在便利店吃盒饭休息了十几分钟,所以看完東山魁夷展已经体力崩溃,看这个的热情就非常低下了。走马观花看一下,确实不是我的型,这个特展的画册叫 l'éternel été,永恒之夏,一看就对紫外线过敏患者不友好,但喜欢夏天的人可能会喜欢吧。
然后当然也没有看常设展,除了体力原因,也是发现每个展厅都要花钱!看起来好像确实也是什么特别展,不知道平时是不是这么坑。
这次住在上野,看展是相当方便,也忒贵,青旅单人间都快1.5w一晚了,房间里连烧水壶都没有,每次想喝点热水还要挣扎半天去公共厨房烧水喝水洗杯子。最后一晚因故紧急搬到了“上野hotel”,只要6k多,不知道是不是刚好捡到了退房。以后也许会考虑谷中,老街的食物超便宜,就是走到上野有点远,可以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