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自学?把自已变成为了自已的进步而努力的人


小的时候,我们的学习多来自于老师的教。老师教会了我们知识,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学的比重越来大。有的人通过自学,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有了更多的积累,也有了更多的成长;而有的人直接放弃了学习,因为他们不愿受学习的苦。
可知?
经历了学习的苦,我们可以少受生活的苦。


自学为什么很重要?
因为自学是不断习得、积累、研究和打磨,是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过程。深入思考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同时自学还是对概念的清晰认识,对方法论的总结和提升。
更重要的是,自学是可以积累增强的。善于自学的人,能够形成一项重要的能力:
融会贯通。
我们可以把知识理解成不同的分散的点,实现了融会贯通,就实现了各个知识点之点的连线,这个时候我们的知识量是几何倍数增长的,我们的成长也是爆发式的。
通过自学,我们可以积累越来越多的概念,当这些概念多到一定程度后,它们之间的连接都不是刻意的,很多时候是意外的。
大家有时候会有这样的经历:突然想到了什么,突然发现了什么,突然得到了什么结论,其实这些“突然”,是我们勤于自学,时刻学习、时刻思考的结果,并不是什么“偶然”因素。
善于学习的人,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也更加地喜欢学习,感觉到不学习会空虚,学习后会满足。
而这个时候,知识会越来越多,也在不断发酵和级联,也为我们不断地创造着各种惊喜,因为这是意外之喜,是没有预料到的惊喜。


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
自学这么重要,那么有人就会问,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这样就不会讨厌和抗拒学习了。有的人还把学习这事看作是“为了别人而学习”,都没有意识到是为了自已的进步的需求,那就大错特错了。
比如工作后,很多人想到的是在给老板打工,所以自学也没啥用处。根本就没有想到成长是自已的事情。
不是为自已做的事,往往做不长久。很快就会讨厌、抗拒,直接放弃。
一旦意识到,这是自已的事,那结局就不一样了。
即使开始做得不好也没关系,会上心、会努力地去做,不断积累和进步,直至变成精英;
而如果意识不到是自已的事,即使开始做得好,也不能保证一直做得好,很多时候也只是应付而已,或是为了表现给别人看的。这个时候当然没有多少积累,而且只要稍有情绪,就会开始发酵,变得讨厌和放弃。


所以,第一步要认识到自学的重要性;第二步要摆正态度,认识到自学是为了自已。
把自已变成“进取型”的人,而不是“表现型”的人,是为了自已的进步而努力的人。
这会积极地影响我们自已,影响周围的人,还会影响到我们的下一代。虽然说知识不能随着基因遗传,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从出生时就开始了的。
同时,我们选择朋友、选择终生伴侣、选择工作环境,也要注意这一点,多跟进取的人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往往会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本文为时间煮酒慰风尘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文章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