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商羯罗大师(Adi Sankara)
关于历史上著名的商羯罗大师的传记保存下来的至今多为传说、神话这类。商羯罗(Adi Sankaracharya)公元788年出生。他是天才神童,2岁已经识字阅读,3岁能够背诵整部《吠陀》、《往事书》。4岁开始在古鲁家学习吠陀和吠谭陀哲学。在七岁时他完成了学业而毕业。之后他回到母亲家修行禅修等等,因为展现出神变而开始为众人知晓。当时的克勒拉国王曾经邀请商羯罗到王宫中,请求商羯罗给予瑜伽的传授。他给予国外戒律、居家、瑜伽的指导。15岁时,商羯罗接受到预言,说他的世寿为32岁。于是他发愿将自己奉献给湿婆神,将母亲托付给亲戚后,而离开家庭成为一云游僧人。在纳尔巴达的山洞中他与高文达相遇,在指导下获得不二论的真传和领悟。他很快在此禅修获得成就,并展现出巨大的神通力。此后在高文达预言下,以乞讨者的形象前往贝拿勒斯接受湿婆神的祝福,并在那里他相遇他的朋友和弟子。在贝拿勒斯他开始了他对于印度经典的注释和复兴,包括奥义书、世尊歌等的注释。然后他云游辩论,之后他在印度森林修行瑜伽等。之后他返回母亲家中,为母亲送葬。然后云游各地禅修和传播吠谭陀不二哲学,并撰写著作以击败其它宗派。后来他前往克什米尔神庙中接受萨克提(Shakti)女神的祝福。他的十二门徒按照他的授记分成十二支传授吠谭陀不二哲学和相关禅修。 商羯罗大师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卓越的解释学家,他还是宗教上的一个重要的指导者。他的教派在印度知识界中有很稳定的地位,他的思想是印度现代思想潮流的源泉。在印度,甚至在世界思想史上商羯罗大师都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商羯罗大师的理论属于传统的印度古哲学,力图恢复并弘扬着印度古奥义书精神。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奉献出无与伦比的能力,致力于说服佛教徒接受《韦陀经》。商羯罗大师在印度被认为是湿婆神的化身,据说他的使命就是要把无神论的佛教逐出印度,重新建立印度古韦陀经的权威性。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确做到了这点。商羯罗大师死时很年轻,约32岁时死在喜马拉雅山的基达那特。在仅仅三十二年的生命中,商羯罗大师把佛教逐出了印度。商羯罗大师著有大量的宗教哲学著作,至少有300部以上,他著有《梵经注》,又对10部主要的奥义书作了注,有《广森林奥义》、《歌者奥义》、《他氏奥义》、《鹧鸪氏奥义》、《由谁奥义》、《伊莎奥义》、《石氏奥义》、《 顶奥义》、《疑问奥义》、《蛙氏奥义》,还有一部《白骡奥义注》。商羯罗还注有《薄伽梵歌》,著有经典《我之觉知》(ATMA BODHA)、喜悦之流(Anandalahari)和美之波流( Saundaryalahari)、《示教千则》(国内已有翻译)。殊为可惜的是国内对商羯罗大师本人情况及其对他著作的翻译都很少。传说商羯罗的家里祈祭的是湿婆神。商羯罗大师精通瑜伽,他对《瑜伽经》作的复注《瑜伽经复注》(YogaZAstrabhASyavivaraNa)便可证明这一点。 商羯罗大师认为最高真实的梵是宇宙万有的始基,也是万物的依靠,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从梵中产生出来的。最高的梵是世界之源,万物依靠梵产生而梵并不依赖世界。梵是统一、永恒、纯净、先验的意识。它无内无外、无形无状,既不具有任何差别也不具有任何属性,既超主观也超客观,既超时空也超因果。它不具有任何差别、内外、部分,也不具有任何属性、运动、变化。梵既超越于主观与客观,也超越于时间、空间、实体性、因果等等的经验范畴,它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不可说、不可思议的一种绝对实在。但一般人无法认识到这一点,便赋予梵种种属性。商羯罗大师认为梵本身是没有任何属性的精神实体,但是一般俗人从下智去看它,给它附上了种种属性,如全知、全能等等。这样就变成一个是上梵,即无属性、无差别、无制限;另一个是下梵,即有限止的、有差别的并为属性所限的。上梵是非经验的或非现象的,下梵则是经验的或现象的,是主观化了的上梵。这样,梵就有了两个:一个是上梵,即无属性、无差别、无限制之梵;另一个是下梵,即有属性、有差别、有限制之梵。下梵具体表现为神抵、个体灵魂(个我)和世间万象。 商羯罗大师认为,下梵或受无明所限制的梵即神(自在天)、个体灵魂(个我)和世界。世界是梵用魔力──摩耶(maya)创造出来的,摩耶是转变为现象界名色(精神和物质)的根源,是现象界的种子。商羯罗大师认为世界是梵通过“摩耶”制造的。“摩耶”是现象世界的种子,现象世界是由下智的人们对于上梵的无明或虚妄所引起。摩耶是一种无明(无知)或虚妄认识。梵转变为世界是一种幻现的转变。商羯罗大师认为,从本体论或最高的存在的意义上看,世界和一切现象都是摩耶,它们好似梦、魔术中的幻象,和海市蜃楼一样不真实,他常说,“梵是真实的,世界是非真实的”;但从经验的或相对的意义上看,世界及其现象则是实在的。梵通过“摩耶”创造世界的过程,很像一位魔术师在变戏法。它先取来五种细微物质:空、风、火、水、地,作为创造世界的基本素材,再将这五种细微物质相结合,产生出五种神奇的物质:空大、风大、火大、水大、地大五个基本原素。空大是有1/2空+1/8水+1/8火+1/8风+1/8地所构成,其他四个基本原素:地大、水大、风大、火大也是按同样比例与类似的方法构成的。现象世界就是由这几种神奇物质变幻而来。人可分为细身和粗身,细身是由细微原素所构成,粗身则由细微原素混合起来的基本原素所构成。 商羯罗大师认为,解脱就是亲证梵与我的同一,所谓 “我就是梵”。解脱不是产生一种新的至善至乐的状态,而是除去无知的遮蔽,亲证自己至善福乐的本性,正象一个人寻求被遗忘了的自己颈上的项圈一样。商羯罗大师的理论与其他印度哲学思想一样,最终归结到超越现象世界上。商羯罗大师的哲学是为了论证他的宗教解脱理论的。商羯罗大师提出阿特玛(Atman)和梵的实体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是没有任何区别的精神实体,“空”和“梵”之间也没有认知的不同。商羯罗使人们很容易接受《韦达经》。商羯罗大师天才地运用韦陀语言,并用《韦陀经》的主要经文作为证据,他否定了终极真理是空的佛教信条。商羯罗大师认为,真理如《韦陀经》所宣示,是梵,是精神。同样的,商羯罗大师驳倒了佛教没有灵魂或自我的信条,重新确立了关于阿特玛(ATMA)--个体灵魂的韦陀真理。但是,商羯罗大师宣称阿特玛和梵的实体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是没有任何区别的精神实体,“空”和“梵”之间没有认知的不同。

著名的涅盘境界的六段颂文 (Six Stanzas on Nivana) Tad Niskala by Adi Shankaracharya (商羯罗)
Nirvana Saktakam(涅盘颂歌)又称Atman Saktakam(自性颂歌),大师商羯罗以精简的梵文,把开悟境界描述出来。这颂歌既是开悟经验的描述,又是冥想的口诀。
「唵,我不是此思维, 不是此聪明、自我(我执),或注意力(chitta)。 我不是此耳朵,不是此舌头, 不是此嗅觉或视觉, 我不是此以太(ether),不是此空气, 我是永恒的喜乐和知觉, 我是湿婆神!我是湿婆神! 我不是此生命气息(prana), 也不是五种呼吸, 我不是身体的七个元素, 也不是五孔, 我不是这双手,不是这双脚,也不是这舌头, 我不是任何行动的器官, 我是永恒的喜乐和知觉, 我是湿婆神!我是湿婆神! 我不是恐惧、贪婪,也不是错误的见解, 我无不喜,亦无所喜, 我无骄傲,无自我, 无所谓正法与解放, 我不是思维的欲望, 也无欲望的对象, 我是永恒的喜乐和知觉, 我是湿婆神!我是湿婆神! 我不知何所谓快乐与痛苦, 道德与不道德, 我不知甚么是咒文,什么是圣地,什么是吠陀经或甚么是献祭, 我也不是吃食物者, 我不是食物,也不是吃的行为, 我是永恒的喜乐和知觉, 我是湿婆神!我是湿婆神! 我没有死亡或恐惧, 也没有所谓阶级种姓, 我不是父亲,也不是母亲, 我甚至无所谓出生, 我无朋友,也无同道, 我非门徒,也非导师, 我是永恒的喜乐和知觉, 我是湿婆神!我是湿婆神! 我没有任何形相,也无幻想, 我是无所不在, 我存在于每一处, 我超越此感官, 我非救赎, 亦非知识的对象, 我是永恒的喜乐和知觉, 我是湿婆神!我是湿婆神! 」
“......你们便是如此,你们是永恒的喜乐和知觉,即是意识,纯綷的意识。我想一定是这样,你们每个人要用心记着这段话,并在所有的灵舍中念诵。这是很好方法,使你们记得自己是谁!愿神祝福你们!”—— 锡吕.玛塔吉.涅玛娜.德维
Om, I am neither the mind, intelligence, ego nor 'chitta', neither the ears nor the tongue, Nor the senses of smell and sight, neither ether nor air. I am Eternal Bliss and Awareness, I am Shiva! I am Shiva!
I am neither the 'prana' nor the five vital breaths, neither the seven elements of the body, Nor its five sheaths, nor hands, nor feet, nor tongue, nor other organ of action. I am Eternal Bliss and Awareness I am Shiva! I am Shiva!
Neither fear, greed, nor delusion, loathing, nor liking have I, nothing of pride, of ego, Of 'dharma' or Liberation, neither desire of the mind, nor object of its desiring. I am Eternal Bliss and Awareness I am Shiva! I am Shiva!
Nothing of pleasure and pain, of virtue and vice, do I know, of mantra, of sacred place, Of Vedas or sacrifice, neither I am the eater, the food or the act of eating. I am Eternal Bliss and Awareness I am Shiva! I am Shiva!
Death or fear, I have none, nor any distinction of 'caste', neither Father nor Mother, Not even a birth, have I, neither friend, nor comrade, neither disciple, nor Guru. I am Eternal Bliss and Awareness I am Shiva! I am Shiva!
I have no form or fancy, The All-pervading am I, everywhere I exist, and yet I am beyond the senses, Neither salvation am I, nor anything to be known. I am Eternal Bliss and Awareness I am Shiva! I am Shiva!
"That's what you are. You are Eternal Bliss and Awareness. Consciousness, the Pure Consciousness. I think this must be. Everyone must learn it by heart and must say it in all the ashrams. That's a very good way of remembering what you are! May God bless you!" (H.H. Shri Mataji Nirmala Devi Austria, 1986)
商羯罗大师名言选
我们沉溺于无知,深似泥潭;人生多苦,生老病死。光荣属于觉悟的人。他们用知识的利剑斩断无知和欲望,智慧使他们更坚定。 把自身视为个体灵魂的大灵魂会被恐惧所压倒,就如同绳子看做蛇的人一样。通过认识自己不是个体灵魂而是至上的大灵魂,大灵魂重新获得无惧。 作为在世获得解脱的瑜伽士,在跨越幻觉之洋,杀死激情和厌恶之怪后,于和平合一,并居于只来自觉悟自我的喜乐之中。 这个世界充满了依附和厌恶之物。它就像一个梦:只要一个人是无知的,这个世界就是真实的。但一旦醒来,这世界就变得不再真实。 放弃对虚幻的外部快乐之依附,坚守自我的解脱,灵魂满足于来自阿特曼的喜乐,独自照耀,就像放置在坛中的一盏灯。 云由风带来也由风带走。人的束缚由心意引起也由心意消除。 欲望增加了,自私的工作也就增加了;自私的工作增加了,欲望也就增加了。轮回于是不会终结。 商羯罗大师赞颂大自然母亲的名诗:Oh, daughter of the mountain,Perhaps Himavan , the king of mountains,Gave readily as dowry to you,The density and breadth from his bottom,So that your behinds are broad and dense.And therefore they both hide all the world,And make the world light. 商羯罗赞颂万物之母:Oh Goddess who is the source of all words,This poem which is made of words,That you only made,Is like showing the camphor lamp to the Sun,Is like offering as ablation to the moon,The water got from the moon stone,And is like offering water worship,To the sea. ”排空心中所有的幻想和杂念才是真正的呼气。意识到’我及真我‘才是真正的吸气。稳定保持这种意念才是真正的屏息。这就是呼吸控制的真谛“。 “把思想当成梵天来崇拜--这是对内在的崇拜;把以太(akasa)当成梵天来崇拜--这是对神的崇拜”。 人类在清醒的时候花了无数的力气去经历肉体的快乐;当所有的感官都疲乏时,他放弃了即使是在手边的逸乐而去睡觉,为的是要享受自己本性中灵性的休息。因此超越肉体的极乐是非常容易达到的,并且远优于总是在厌恶中结束的快乐感觉。 有个实相是本自存在的,它就是我们的自我意识基地。那实相弥漫着整个宇宙。它的本质是无限或无始无终的觉察。它是全知的,它目睹着一切,从自我到肉体。它是欲乐、痛苦与感官所及之事的见证。它就是你的真我,你至上的存在,最古老的你。它从未停止经验无条件的自由。它是如如不动的,它就是神。 即使无物可被照耀,太阳依然光辉灿烂。 醒觉的人在永恒至福的满足中悟道。 智者只应该理智地将整个客观世界融入阿特曼,经常地把阿特曼看做无限的天空。 你赐给每人一个家,却只许我走遍天涯。 知识照亮世界,消除无明之云,直接通向解脱。 有一个实相是本自存在的,它就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基地。那实相乃是对自我意识和肉体的目睹,那实相也是对三种不同的意识状态——醒时、梦境与深睡的见证。它才是你的真我。那实相弥漫着整个宇宙。它独自散发着光芒,整个宇宙在它的映照下光华璀璨。——商羯罗
在感官享乐的丛林中,有只巨大的老虎在徘徊,叫做心意。让渴望解脱的善人永远不要到那里去。 不动心的结果是知识,知识的结果是从感官快乐中收回,它带来自我喜悦的体验,和平也随之而来。 超灵的真理是极其精微的,不能被向外倾向的粗钝之心所达到。只有高尚的灵魂用完全纯洁的心意,用一种极其精细的精神状态达到的三摩地才能获得。 哦,智者,要知道,分辨和不动心对一位求道者来说好比是一只鸟的双翼。除非二者兼备,彼此互助,只具备其中之一不能登上解脱的顶峰,也就是,一座大厦的屋顶。 觉悟了的圣人,只会体验到自我的快乐,不管是走或站,坐或躺,或者是处于任何其他环境,都始终安逸而居。 愚昧的人会认为他是这个身体,博学的人会认为他是身体与灵魂的结合,而觉悟的圣人由于有了分别,会视永恒的阿特曼为他的真我,并且相信:“我是梵。” 达到圆满境界和从生命中解脱的瑜伽士,作为结果——他在自己心中享受着这种永恒的喜悦,既是内心喜悦,也是外在喜悦。 对认识了自己本性的人,喝下了纯粹的自我喜悦之酒的人,再也没有其他比从无欲状态而来的平静更令人兴奋的了。
“是幻觉将宇宙强加在梵之上。但智者知道,这宇宙并没有独立的实在。它与它的根基,梵,是同一的。绳可以看上去是蛇,但绳与蛇之间显著的不同在幻觉消失时就不复存了。” “当我们的错误的感知得到纠正,不幸也就终结了。例如,你看到一根绳子时以为它是一条蛇。一旦你认识到绳子原来是绳子,你的以为是一条蛇的错觉就消失了,你就不再被由它导致的恐惧折磨了。因此,希望摆脱束缚的智者必须要了知真实”。——商羯罗《分辨宝鬘》,Shankara, Crest-Jewel of Discrimination
I Am He
Mind, nor intellect, nor ego, feeling; Sky nor earth nor metals am I. I am He, I am He, Blessed spirit, I am He! No birth, no death, no caste have I; Father, mother, have I none. I am He, I am He, Blessed spirit, I am He! Beyond the flights of fancy, formless am I, Permeating the limbs of all life; Bondage I do not fear; I am free, ever free. I am He, I am He, Blessed spirit, I am 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