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的结构性问题
在传统贸易理论中,两个国家各自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得到对方的产品,这会提高双方生产效率,使双方都受益。这一理想情况下,大家努力共建和谐社会,为什么会爆发中美贸易战呢?
在这一理论中,只要静态效率提升,好像两个国家选择不同产业对于国内影响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中不同的产业面临不同的有效需求与竞争压力。有效需求决定了一个产业当下可以达到的规模,更大的产业规模,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与资本。若一个国家选择的产业,其有效需求不足以吸纳原产业的劳动力和资本,这时就会发生劳动力过剩和资本转移。具体表现为,发达国家进行产业升级,容易引起失业率上升和产业转移,而发展中国家得到转移后的产业,可以吸纳庞大的劳动力。
不同产业的竞争压力不同,会形成不同垄断势力,产生不同的盈利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对于资本、技术、知识的要求比较高,产业竞争压力小,往往表现较高的利润率。具体来说,发达国际进行产业升级,得到高利润产业,发展中国家得到低利润产业。而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力成本上升,面临其它国家的激烈竞争,利润受损,资本和产业再一次转移,这时若发展中国家没有打好竞争基础,不能进行产业升级,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是发展中国家接受转移来的高竞争产业时,就注定的命运。
结合一个产业的有效需求和竞争压力来看时,一个国家的结构性问题就浮现出来。发达国家进行的产业升级,一方面潜在的失业压力可以压制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新产业的竞争压力小,导致资本相对人力获得更多收入分配,这会造成贫富差距扩大。其次,进行产业升级,对人力资本要求更高,那么就需要更多的教育、培训,国家要进行配套的制度改革与财政支持,同时也会对一个人的性格与家庭成长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复杂的现实情况下,难度抬升一点,就会有更多的人无法跨进新的台阶,这同样会造成社会的贫富差距扩大。
更有趣的一点是,如果发展中国家得到了产业转移,顺利进行工业化升级,之后还想进一步进入发达国家现有的产业,这时传统贸易理论中的和谐局面,就一点儿也不和谐了。不过当初有些国家高呼贸易自由化,并进行产业转移,怎么这会又要公平贸易了呢?自由和公平,你究竟要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