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拼团异军突起,小程序使千团大战再次打响,又一波千载难逢的创业机遇
社区拼团异军突起,小程序使千团大战再次打响,又一波千载难逢的创业机遇
11年到12年的那次千团大战,大部分团购网站都死掉了,也成就了今天的美团。今年拼多多把拼团通过小程序发扬光大上市了。如今几乎所有的主流电商都已推出了拼团功能。
不少做拼团的都希望成为下一个拼多多,最近一种新的拼团模式开始流行,在不少小区群里,一种社区拼团的玩法非常火。
也许你的家人就是这场社区拼团的发起人,小区里的宝妈建立一个微信群,将商品的团购小程序发到群里,邻居之间相互转发参团,成团之后商家把货物送到这些拼团发起人手里,参团的人抽空自己去取,这就是社区拼团最经典的场景之一。

这种场景正在全国各地的小区蔓延,18年下半年开始社区拼团也开始受到资本热捧。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8年10月底已经有13家社区拼团获得累积20亿元投资。甚至有些玩家获得了千万乃至亿元的单笔融资额。并且他们中的很多成立时间不足一年。
社区拼团的火爆是否会掀起一场新的千团大战,是否会诞生下一个拼多多呢?
社区拼团为什么会火?
场景和玩法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线上低价拼团,主打社区场景,线下交付。多少能看到一些拼多多和盒马鲜生的影子,之所以被资本看好,因其爆发潜力不小。社区拼团针对的是邻居间的熟人,这种熟人带货比微商更容易被信任,所以用户之间的拼团意愿也更高。由于不经过中间商直接和最上游供应链拿货,保证了拼团价格低的优势,也是用户参与拼团最大的动力。
社区拼团和拼多多一样,大大降低了商家进入的门槛。自提模式直接省掉了同城配送环节,降低了物流成本,社区据点基本上只需要商品自提功能,而拼团预定的模式意味着基本不需要库存,因为运营集中在线上,不需要单独开店,只需要社区有一个接收货物的据点即可。
只要一个门店发货和给消费者拼团的小程序就能满足社区团购的需求,这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社区团购模式的可复制性。

在商品类目上,目前各个社区拼团平台主要经营的品类都是生鲜。生鲜成为社区拼团最重要的品类不是没有道理的,在社区场景中,生鲜一直属于刚需高频的消费类目,盒马鲜生也正是满足了这一需求才得以成为阿里的新零售样板,坪效达到近6万元/平方米/年,远高于一般的百货和购物中心。
但是,生鲜也是零售品类中供应链最复杂的一种,社区内的小店不容易经营,但是通过社区拼团则能简化,因为商家提前预购的模式来备货,可以避免因为库存积压而造成的损耗。到家服务也是盒马鲜生成功的重要因素,社区拼团其实提供了类似的服务。
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与O2O最大的不同在于对线上线下流量的运营方式,盒马鲜生通过线下反哺线上,用线下门店流量为线上导流,以此增加二次客流,将现有的流量转化为未来的流量。社区拼团是通过小程序运营线上流量,进行线下交易。
尽管目前社区拼团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容易被复制,已被验证的流量获取方式,社区熟人圈的裂变潜力,都让社区拼团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
社区拼团能给创业者带来什么机会?
目前各社区拼团平台都在部分城市的社区取得了成功,还没有出现全国性的平台,商品类目也比较单一,因为要实现规模化就对物流供应链要求较高,很难短时间做好。社区拼团在小区顺利运营的重要原因是模式较轻,单次出货量不大,小区据点的团长可以短时间内把货物分发给用户,但如果规模进一步增大,物流和供应链环节的压力就会大大增加。

此外,社区拼团十分依赖于社区运营,团长是整个社区拼团环节的核心人物。他们负责在微信群发起团购,下单后收货发货,是推动用户和交易增长的关键。
这些团长基本由赋闲在家的宝妈或便利店主组成,如果他们不注意微信群的运营,就容易导致用户群流失,造成订单量下降。
如果去管理大量兼职的团长,保证团购的用户体验和购买效率,这也是社区拼团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社区拼团扎根于微信生态,工具更是小程序。因此构建供应链和社群管理,都应由小程序完成。这其中对小程序开发公司和新零售创业者又多了很多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