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拍摄关于索尼微单相机和镜头的器材心得分享

说说我自己现在的配置情况:
2016年3月买的ILCE-6000套机(含SELP1650套头),加SEL90M28G;
2016年6月入了SEL35F14Z;
2018年5月入手了ILCE-7M3,本来打算紧接着入手SEL1635Z,暂时打住了。
说说明目前的使用情况:
上面是我自用微单(单反/无反)自购器材的时间表,算是个入门新手,
拍了也有两三年了,特别是今年2018年,作为兴趣不打算拿摄影赚钱,不把兴趣变职业,
现在多街头摄影(扫街)、城市建筑与风光、静物(产品、LIFESTYLE等)。
最开始买来a6000多是搭配90微,因为不懂,觉得拍出来好看、拿在手里又装X,
这样搭配好处是户外没压力,不用离得很近,但是拍产品拍个全景经常要爬上爬下全身贴墙。
后来入了35.4ZA,搭配C副a6000等于是个52mm的标头,
这时候拍起东西来发现构图容易多了,1.4的大光圈虚化也舒服极了。
到了2017年底,因为想拍vlog,开始深入了解ILCE-6000+SELP1650的套机搭配,
对机器有了深入了解以后,越来越喜欢这个套机搭配,
最大原因是便携,因为带出去并且拍到,成了这个阶段最重要的考量,
vlog没拍多少,开始用这个搭配重新拍起了照片,开始街头摄影。
因为便携,强迫自己养成的第一个习惯就是出门随身戴相机,
1650这个套头的F8 G镜头的梗你一定要知道,确实白天风光非常棒,2400万像素也够。
长焦端50(等效75mm)拍小景的时候,就把光圈调到最大(5.6),也勉强能用,
扫街的时候16端(等效24mm)有广角街拍的临场感,变焦让你在害怕的时候方便构图,
长焦端也可以让你拍的更远一点。
总之后来对1650这个头的喜欢难以言表,最大有点是小巧便携,
最大缺憾是素质如果能高一点再高一点,但又不是不能用,能够方便你拍到。
2018年5月入了a73,
这时候终于可以体验一下SEL35F14Z的所谓真正经典广角人文了,
对于35.4ZA这颗头,一直是喜欢伴随着纠结:
喜欢是因为,它确实是不是会给你一些玄学的惊喜,夜景这颗大光圈头也足够加分,
纠结是因为贵?想出了换个35 2.8ZA+1635 F4ZA,
但是已经买了就专心用吧,何况大光圈和玄学确实有点舍不得,
而最最大的纠结就是它的沉、和它的大口径,
所以日常没有明确拍摄目的,我根本没有勇气带上a73加上这颗镜头一起两三斤的家伙。
于是我自己琢磨了另外一个搭配:a73+1650,
a73的强大操控和后背支持,加上1650的便携和变焦,
要不是1650是C副头,装到全副a73上要裁切损失比较多的像素,
这搭配真的就可以安安心心拍内容了,研究个什么器材呀。
双机出街保证像素就:a73+35.4ZA,a6000+1650,根据不同地段的拍摄频次和难度,另一套放在斜挎包里;
轻便闲逛就:a73+1650(机身操控强、白天无压力),或者a6000+1650(像素保证)
专门拍夜景夜间扫街就:a6000+35.4ZA
春秋拍个风光就:a73+35.4ZA、a6000+90微(等效135mm的长焦)
我器材经验不多,但选器材还是强迫自己确定拍摄主题选镜头,一步到位、不再挪窝,
唯一还有个未了的心愿就是入个SEL1635Z拍风光,
便携的FE口35满足轻便小口径素质好,可能会再入一个就心安了。
对了,要不是电脑不给力,我咬咬牙就入a7R3了,想着我还要拍风光呢!
如果知道自己现在最喜欢全副搭配C副1650镜头,当时也许应该考虑入a7R3呢:)
-
悟空 转发了这篇日记
后期是必须的,筛选照片少一点就好了,一次一张让自己满意的就足够了,文案我都是纪实为主,就简单陈述就可以了。屏幕习惯了就好了,肯定没有单反那种「沉浸式」的舒服,但是翻转屏扫街很方便
2019-04-05 12: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