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被抹杀的爱——《同等族群》
男主的眼光流连在女主的唇、鼻以及光洁的皮肤上,他的内心潮起一阵难以压抑的渴望。他感到害怕、不安、恐惧,夜里难以成眠。
他知道自己病了,这种病被称为“SOS综合症”,即情感自启综合症,患上这种病的人最后是要被安乐死的。

但这种情感太强烈了,他难以自持,他观察、跟踪女主,发现女主也是一名“SOS综合症”患者。面对男主强烈的感情与追问,女主说出了真相,原来她已经“患病”一年多,是一名“SOS”隐藏者。
他们相爱了,从手指的触摸到发生不可描述之事,他们终于释放了自己,站在了整个社会的对立面。于是,他们不得不逃离。

这是电影《同等族群》里面的情节,讲述的是在未来社会,人类的感情与欲望是被禁止的,爱与性的出现,意味着患病。
病人会被送到秘密基地接受非人的治疗,最终要么自杀,要么被安乐死。

那个晚上,我看了这部电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回忆起了很多很多年前,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句话:假如现在把世界上全部的同性恋者都杀死,同性恋仍然会在下一代出现。
曾经,中世纪的欧洲,同性恋会被送上绞刑架,基督教会认为同性恋是最严重的罪行。
曾经,在二战时期,纳粹将25万同性恋者送进了集中营,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

还记得图灵吗,那个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人,由于他的发明,拯救了上千万人的生命,却因为他的性取向——“明显的猥亵和性颠倒行为”,被定罪,面临两个残酷的选择:坐牢或接受荷尔蒙疗法。
最终,他咬了一口含有剧毒的苹果,自杀身亡,年仅41岁。

在这些黑暗的年代, 有太多太多的同性恋成为了“隐藏者”,隐藏者被发现,会付出流血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甚至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仍然有许多的同性恋者因为压力,或者自身的懦弱,成为了自觉自愿的“隐藏者”。

就如电影《同等族群》里的女主,压抑内心的情感与欲望,成功地隐藏在“正常族群”里一年多。但当爱情来临,她听到了来自于内心与身体的呼唤,让她不得不抛弃盔甲,奔向真实的自己。
那怕,这会让她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在想,到底是什么力量,让我们不畏压迫,不畏危险,那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追求心中的爱?
也许这爱的力量,不仅仅是深植于我们的基因,更是扎根于我们的灵魂,她是生命的需要,是呼吸的需要,甚至也是死亡的需要。

这部电影《同等族群》,让我联想起了那本在很久以前看到过的杂志,更加明白了,让我们一代人又一代人存活下来的真正原因是:内心的爱与渴望。
祝福有爱的人,祝福不放弃爱的人,也祝福勇敢追求爱的人。
无论是同性恋、异性恋,或者是其他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阅读:
【于是文】我和小荻之十四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