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喝的夏日饮品
查看话题 >零卡、零糖、还能吸脂!一夜爆红的「纤维雪碧」真能减肥?
生酮、低碳水饮食能喝吗?
(原创:花花)

【注】ZERO与可口可乐公司无任何利益关系。该文章纯属分享科普知识。喵哒~
导言 火遍朋友圈的「吸脂雪碧」
最近,可口可乐又推出了一款新的健康饮料—— 一瓶号称能减肥的「雪碧纤维+」,一经推出,就火到不像话!
一夜之间,这瓶饮料瞬间出现在了朋友圈、微博、小红书,仿佛所有人都在晒。 关键是我家热巴也在喝啊啊啊!

除此之外,花花还发现很多小酮人也开始喝了。
hiahiahia~作为一名好奇心极强的骨灰级生酮者,花花绝不甘示弱。 看到之后立马跑到楼下便利店买了一瓶!(自费的,师姐没给报销哼,5块钱一瓶呢!没错,我就是这样为科学献身!(ಥ_ಥ))
结果,味道震惊了……
天啊~~~~~~ 这瓶雪碧几乎接近原味雪碧的甜度和冰爽,比味道奇怪的「零卡雪碧」简直好喝几个档次!
想象一下: 喝完冰镇的雪碧,再打一个长长的嗝,瞬间有没有觉得人生美好了许多?
但是,问题来了:
这瓶雪碧凭啥能减肥?
是智商税还是黑科技?
答案在文尾揭晓!

你喝过几种雪碧?
雪碧的进化史
可口可乐公司没有给花花赞助费,但我还是要夸一下这款「雪碧纤维+」的营销理念。
近年大众对糖的健康认知和需求升级,迫使可口可乐改变自己的产品理念。 在这么多年的尝试之后,昔日的饮料霸主终于找到了碳酸饮料发展的突破口—— 无糖却美味的「雪碧纤维+」。

从炎热夏季午后「透心凉心飞扬」的解渴神器,到甜食过剩时代「无糖无能量」的零卡饮料,再到「酷爽不变,轻盈有加」的减脂饮料。
显然,「雪碧」的卖点从甜爽口感被人追捧,慢慢转移到了无糖无害可以放心。 而这些都是因为它—— 糖,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你肯定不知道糖的这一面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断糖?
糖是多羟基醛或酮类物质,不只在糖果、甜品、水果中,许多加工食品、肉制品、酱料中都含大量糖。 食物里的糖越多,越美味。
可以说,糖是是合法的毒品,容易上瘾。

这些国家,都开始限糖
政府、媒体、科学界:都在与「糖」作战
在过去,制糖产业能带来大量税收,是许多国家政府大力支持的宠儿,巴不得每年销量暴增,赚个满当当!
然而现在,那些政府却倒戈相向。 因为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等糖造成的慢性病让医疗系统应顾不暇,政府不堪重负。
比如,在英国,这个热爱甜食的国家,60%的人群超重,而其中1/4是糖尿病患者。 英国医疗支出逐渐增加,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即将变成天文数字。
所以如果糖税能够让民众减糖从而获得健康,那么这项举措就是从源头上减少疾病,是节流而不是开源。

正是因为糖的危害逐渐浮出水面,最近这两年,英国等一系列国家开始征收糖税。 这些条款迫使可口可乐、星巴克等企业改革,降低他们食品饮料中的糖量,从政府层面帮助民众减糖。
除此之外,媒体和科学界也都在试图发声,希望冷却民众不理智的饮食观: 纽约时报找到了60年代被雪藏的科学研究报告,揭露了糖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危害。
洛杉矶时报、财富杂志、美国疾病预防中心等媒体,近两年都在不断宣传一个观念: 「吃糖易致癌! 含糖高的饮食不仅导致肥胖,还提升癌症发病率」。
糖,让人发胖、让人生病,让消费者视糖如命,让政府束手无策。
可口可乐的「求生欲」
这是他们做「吸脂雪碧」的唯一原因
看到这里,「雪碧纤维+」的出现就很好理解了: 当95后都开始养生,原味可乐只有在做可乐鸡翅的时候才会被购买的消费升级时代……
可口可乐公司的销量逐年递减... 为了求生,不得不推出健怡、零度、纤维+等系列,希望借此改变不健康的企业形象。

「雪碧」十几年的摸索才找到虽然无糖胜似有糖的「雪碧纤维+」。 加上膳食纤维能减肥的噱头,才能勉强让消费者跟风买单。
网红雪碧真能减肥?
「吸脂雪碧」是智商税还是黑科技
最后,是时候解答咱们文章开头的问题了: 这一瓶不到10元的饮料真的能帮你减肥吗?
/1/ 咱们看看营养表:

哇塞~~~~看起来好健康哦:
- 0能量 - 0脂肪 - 0碳水化合物 - 0糖 - 7.5克膳食纤维(每瓶) 乍一看,这简直是减肥人士人手必备的利器啊!
/2/用的啥甜味剂?
为了搞明白它比普通的「零度可乐」「零卡雪碧」厉害在哪儿,为啥能「吸脂」,花花可特意研读了它的配料表:
配料表: 水、抗性糊精、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柠檬酸、苯甲酸钠、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安赛蜜、蔗糖素)、食用香精。
关于配料表中的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蔗糖素)等,我们往期的文章已经仔细讲过。 如果感兴趣可以搜索了解《代糖:甜蜜的陷阱,苦涩的真相。》
/3/抗性糊精是啥?真能减肥?
仔细观察后发现,这款产品也添加了一种叫做「抗性糊精 (indigestible dextrin)」的东西,它就是吸脂噱头的来源!
抗性糊精其实并不神秘,它不过就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由淀粉加工而成。
抗性糊精被广泛用于冰淇淋、奶粉、酸奶、某些肉制品、某些防弹咖啡产品等,用来增稠,让产品口味更好。 说白了,除掉光环,抗性糊精不过就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在营养角度来说,抗性糊精属于一种碳水化合物,但很难被人体的消化道吸收。 所以(传说中)它有各种保健功能: 比如减缓血糖上升啦,增强饱腹感啦,改善肠道健康啦,blabla…… ——没错,如今的年代,食品添加剂也能变成营销噱头。
对于抗性糊精,可口可乐官方是这样说的: 在饭后饮用,能够减少脂肪的吸收量,并且能阻止饭后血液中性脂肪的上升。

上面这张图大概的意思就是: 喝了抗性糊精的可乐,血液甘油三酯的上升速度降低了7%。 花花查了下,大部分都是小鼠实验,研究样本也不够充足。而且,上面说的这个「上升速度」并不是某些营销文案中宣传的夸张「抑制吸收」。
当然,花花也刻意去翻了一些论文,的确有一两篇学术论文有减肥相关报道。 翻了一圈,看到的结论大概都是:
「抗性糊精对于肥胖人群的减脂可能有一丢丢效果,不过目前相关的数据太少了,我们科学家还真没办法下定论啊……」

最后的话
(结论是什么?)
最后,花花还想吐槽一下可口可乐公司的宣传手段: 将纤维雪碧和一堆垃圾食品放在一起,告诉大家吃大餐的时候喝,可以抑制吸收哦! 许多人看到这种宣传语,可能就以为喝了这瓶雪碧就能放开大吃了!
但事实上,最后很可能是变猪猪的节奏……

政府、媒体都在帮大家减糖的今天,我们其实更应该主动审视自己的饮食,做出健康的改变。
作为一个迪丽热巴粉,花花对于纤维雪碧这款产品的态度:
如果喜欢就来一罐解馋吧! 减脂的漫漫长路,哪里有什么捷径? 反正肯定不是喝这一瓶雪碧能解决的,最重要的是控制记己少吃糖呀~~
——爱你们的花花🌹 写于2018年5月10日

参考文献
Manufacturing , by Stephen Martinez, USDA,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May 2018
Riva Touger-Decker, Cor van Loveren; Sugars and dental car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Volume 78, Issue 4, 1 October 2003, Pages 881S–892S, https://doi.org/10.1093/ajcn/78.4.881S
Stanhope KL, Schwarz J-M, Havel PJ. Adverse metabolic effects of dietary fructose: Results from recent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Current opinion in lipidology. 2013;24(3):198-206. doi:10.1097/MOL.0b013e3283613bca.
Sharon S Elliott, Nancy L Keim, Judith S Stern, Karen Teff, Peter J Havel; Fructose, weight gain, and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Volume 76, Issue 5, 1 November 2002, Pages 911–922, https://doi.org/10.1093/ajcn/76.5.911
Nseir W, Nassar F, Assy N. Soft drinks consumption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WJG. 2010;16(21):2579-2588. doi:10.3748/wjg.v16.i21.2579.
Stanhope KL, Schwarz JM, Keim NL, et al. Consuming fructose-sweetened, not glucose-sweetened, beverages increases visceral adiposity and lipids and decreases insulin sensitivity in overweight/obese human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09;119(5):1322-1334. doi:10.1172/JCI37385.
Fung TT, Malik V, Rexrode KM, Manson JE, Willett WC, Hu FB. 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ome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9;89(4):1037-1042. doi:10.3945/ajcn.2008.27140.
Barbara V. Howard and Judith Wylie-Rosett. Suga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irculation. 2002;106:523-527, originally published July 23, 2002
D. Barry Boyd, MD,MS. Insulin and Cancer. 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 Vol 2, Issue 4, pp. 315 - 329.First Published December 1, 2003
De Souza, J. F. T., Dáttilo, M., de Mello, M. T., Tufik, S., & Antunes, H. K. M. (2017).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Attenuates Insulin Resistance Induced by Sleep Deprivation in Healthy Males.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8, 992. http://doi.org/10.3389/fphys.2017.00992

文 /©花花 ©师姐
图 /©小结实©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注健康减脂饮食,猜你还想看:

以上图文版权归ZERO实验室所有,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豆油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