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孩子:你若听话 我便安好
朋友圈被屠了好几天,求嫁女儿求嫁女婿的请求满天飞,默念“亲生”心经的呼号满地跑。最近风向不好吗?熊孩子集体出没,老母亲们老父亲们随时随地处于暴怒的边缘,和孩子在一起的最终修行,是压抑体内的洪荒之力,用时有时无的理智来避免造成家庭暴力事件。
真不知道是孩子更可怜,还是家长更可怜。时间太久远加上好了伤疤忘了疼,我觉得我小时候并没有这么让我娘操心,但是我娘总是说我小时候不比我女儿更听话到哪儿去。
实际上和我一样的80后爸爸妈妈们,身上已经没有太多的家长包袱了,从备孕的时候就信誓旦旦地说要和孩子当朋友不能有家长的架子,孩子出生后的形象定位一半是孩子一半是宠物,即使笑骂熊孩子的时候,语气表情也会透出慈祥的骄傲,全世界其他的孩子都是熊我的孩子才是天使。
不过,和谐的父慈子孝是什么?不存在的。从孩子开始上大班或者幼小衔接班开始,掩盖真相和实质的那层窗户纸就会被捅破,你和孩子之间插足进去“家庭作业”这个磨人的小妖精,孩子不再是天使,你也不再是圣母,恭喜你们,终于走上相爱相杀中,只要一走十二年。
我女儿两个月前刚刚成为一年级的小豆包,两个月前我还信誓旦旦地想着,大不了就是陪着孩子再走一遍高考之路,有什么不行的,她学的都是我曾经学的,再加上她爸是大学老师,辅导作业什么的有什么困难?
然而还不到两个月,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已经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老母亲啊,你真是一把年纪图样图森破了,你想象中的孩子只存在于你的想象中,你真正的孩子没有最熊只有更熊。
于是,在陪伴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上,有多少爸爸妈妈一直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反复怀疑自己,试图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帮助和督促孩子,爱之深责之切这种所谓古老的教育心理传承,就像是我们的基因中解脱了封印的恶魔,除了咆哮和愤怒,仿佛无解。
对于我们这一代家长来说,有哪个人手边没有几本关于孩子教育的著作,本以为照书养孩子,是对孩子最虔诚的奉献和付出,可在面对孩子尤其是进入教育期的孩子时,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堆积出我们的焦虑。好像从某个时刻开始,自己那个听话乖巧的孩子像是变了一个人,拖延、叛逆、磨洋工、开小差……几天之间所有无法容忍的恶习都通过家庭作业这个载体暴露出来,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怎么孩子就这么不听话了呢?这种失落对妈妈的冲击力更大,直接冲进了更年期,至少我作为距离40岁还有好几年的妈妈,内分泌失调指日可待。
待某日突如其来的暴怒席卷而过之后,爸爸妈妈们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内疚和冷静,心疼之余便直接去思考是什么造成孩子还没到青春期,便表现得如此没有理智和叛逆。思考得深了,也去辩证一下,究竟我们对于孩子听话的标准是不是有些独裁没有与时俱进,是否少年儿童的叛逆期并不是某个生理发育阶段独有,情绪更加激烈的外露是不是也是人类进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特征……
这是一场将会持续12年以上的战争,爸爸妈妈十分清楚,根据自己的成长历程得出结论,战争的结果一定是向孩子妥协,然而在战争的初期,爸爸妈妈对于孩子要“听话”的要求,看似独裁,实际上是在孩子们尚未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之前,为他构筑一个符合社会主流要求的成长空间,空间里的世界你随意安排,长大以后你便可以成为这个空间的主人,这些将成长具像化的陪伴,便是爸爸妈妈对于家长责任的理解和实践。
社交平台上槽点四溢的字词间,洋溢着家长的焦虑、疲惫、烦躁、无奈……可夹杂其中的难道没有一些欣慰和满足吗?请不要直接反驳我这是被孩子虐出了快感,我坚信如果孩子们不去质疑爸爸妈妈,而是毫无叛逆地言听计从,你会更着急。
莫说孩子,公平点,无条件不求回报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还是很想对孩子们说:这辈子请互相关照,你若听话,我便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