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是小孩 ——看陈鹤琴《儿童心理》有感
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随便拿了这本书,没想到越看越来趣。我还记某日得拿着这书去上公选课的时候,后面的同学借去看了一分钟就还给我了,给我销来一句:这都多少年代的书了。我想,这跟年代是没有关系的,就像教育是永存的。儿童的心理是一个自然过程,并不是说过了几十年就会变化的,这是每个儿童都得经历的。所以首先读这本书是有价值的。
这本书有几个让我特别欣赏的点,首先作者是一个男性,我无法想象如此爱小孩的男性,如此细腻的心。实在钦佩不已。接着是里面的儿童每个时期现象和应对方法很让我信服,因为都是配着真实的实验来总结出的。再着儿童的每个时期都特别详细,细到从出生开始接下来的每天的变化。真的是让我详细得把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即将上学这学前阶段完整了解了一遍。
我觉得自己是特别喜欢孩子的,但是我还没有养育过小孩,所以很多案例我可能没经历过,但是我对比了下家里哥哥的孩子,还有身边遇见过的孩子,我觉得我想象到的书里都出现过了,书里还有很多是我没见过的,真的是本育儿全书。特别特别实用的是,书里通过分析孩子的心理,会教很多处理孩子从婴儿到儿童每个阶段的一些正确的处理方法。比如婴儿开始孩子就要独自睡觉了,还有为什么要养成孩子关灯睡觉的习惯?如何对待孩子的哭?如何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如何利用孩子的模仿特点?等等。
我想,当我成为一个准妈妈之前,我定会回来重读这本书的。感谢该书。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