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庞,村庄》
如果你在城市待腻了,这本电影会带你去见识一下村庄,虽然这不是中国的村庄,但世界上的村庄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这是一部纪录片,影片讲的是法国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与街头艺术家JR,两人驾驶着JR的小货车穿越法国的村庄,一路上拍摄下所遇到的人物,然后在房子和工厂的墙上涂抹告示牌尺寸大小的肖像画的故事。
他们拍摄村庄里路过的人,把照片放大贴在墙上,这就是“脸庞”,这些村庄里普通劳动者的脸庞。
我们绝大部分人所见过自己的或别人的照片大部分都是3寸、4寸、5寸等,最大也不过一个镜框,但如果你发现自己或别人的照片占据了一堵墙,而这堵墙就是你家门外的那堵墙,你第一次望着这样的照片一定会惊讶的发傻。
哗,我的照片占据了一堵墙!
总是带着墨镜的“JR“和老太太“瓦尔达”就是这样把一个个普通的人变成了艺术。
这不光是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也预示了劳动的价值,劳动才是艺术。
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情节,几乎都是同样的画面,驾驶一部小货车,穿越村庄,碰到村民,停下来去村民家坐坐、聊聊,讲讲过去发生的那些趣事,给村民拍照、打印,然后把他们的巨幅肖像贴在自家或别人家的墙上。
电影就是这么轻松,村民们的回忆也大都这么平凡,但普通人其实不都这样过的吗?
平凡而懒散,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
一路村庄,一路拍摄,这辆小货车同时扮演着摄影室与制作超大型贴画的冲印室功能。
这其实也是一种行为艺术,只不过这种行为艺术你不但不会反感,反而有种清新的感觉。当你早晨起来走出屋外,你突然发现自己的照片占据了自家门外的那堵墙,或者你走到咖啡馆,突然发现邻居的巨幅照片贴在咖啡馆的墙上,你会觉得,原来波澜不惊的生活有时也会碰到你没想到的惊喜。
有时太深刻的电影看的会很累,但《脸庞、村庄》虽是一部纪录片,但不会让你看过感到沉重。
用镜头去平等的记录路过村庄的每个脸庞,那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每个脸庞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看似平凡的叙述里,其实也有让我们深思的内容。
导演也许想在那一个个陌生的村庄,在一群陌生的人中寻找想要的那个脸庞,那个其实他也无法描述清楚的“脸庞”。
的确,我们大部分人终其一生有时也弄不清楚我们到底要追求什么。
拍摄路人,记录生活,这就是这本电影表达的思想,也许这才是贴近生活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