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6 这个被“放养”的孩子,18年后怎么样了?
①七彩仙人球的文章《这个被“放养”的孩子,18年后怎么样了?》以我的同事大张,有个人人称羡的儿子小张的成长历程,引出“不管是最好的管”这个柔和美好的教育观点。 孩提时“捣蛋”行为 五岁外出亲子游 小学独自写作业 好成绩考上北大 ②放手教育的理论层面探讨,基于对孩子信任和尊重的心理基础去放手 ③列出“负面清单”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即家长不去做哪些事情,就是达到了“放手”的境界。 不要习惯性用成人的眼光去批判孩子的不足。 不要严格操控孩子的日常作息。 不要在孩子的学习活动中介入太深 不要在孩子做事的时候“抢拍”表达质疑和否定 不要像防贼一样防着孩子 ④习惯了严格控制的家长如何成功实现“放手” 特别要注意克服两种错误的心态和做法: 一是错把放手当成“放弃治疗”。 二是在放手的过程中反复不定,抓抓放放循环播放。 ⑤结尾,相信孩子与生俱来的向上向善本能,努力地呵护孩子内在的自我完善、自我调节机制吧 本文论证全面,实操性强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